中考前孩子的否定,放弃与焦虑情绪

2019-04-24  本文已影响0人  君是故人归

突如其来的“怪现象”

----------

  肖磊是初三的学生,在中考复习的这段时间里,不允许家里有一点声音,就连地上掉根针他都无法忍受;

  张颖是父母眼中的乖乖女,一次回家晚了,父母说了她两句,怒火便瞬间爆发,好像这些年的压抑全部倾泻而出;

  吴琼是一个学习优秀并活泼可爱的女孩,但升初三后,她变得沉默寡言,还经常叹气……

  在距离中考不到三个月的日子里,家长们不仅要应对孩子忽上忽下的成绩,还要面对一些突如其来的“怪现象”,如:乱发脾气、不爱说话、把自己关在房间里等。

  中考是孩子学习生涯的转折点。面对成绩的或高或低,家庭与班级紧张的氛围,孩子不免会紧张、有压力,对任何事都比较敏感。而这时,您理解孩子了吗?面对孩子的反常现象,又该如何对待处理呢?

【重点提醒】

孩子三个心理发展阶段

-----------

  第1阶段:否定怀疑期

  4月份,随着二轮复习的到来,有些孩子成绩有较大提高,他们会更有信心地投入到学习中去。但是也有不少孩子经过几番努力,排名依然没有进步,或者说排名没有达到预期,他们对自己产生了怀疑,不敢肯定能否考上心仪的高中,脑海里一片茫然。

  第2阶段:不自信放弃期

  5月份,随着三轮复习的开始,一部分孩子因为对自己信心不足,产生了放弃的想法。这些孩子之所以产生放弃的想法,是因为他们只跟自己周围的同学比,只跟同班的同学比,其实他们忘了他们应该比的是全校,乃至全市的学生,跟他们比自己还是很有优势的。

  第3阶段:恐惧焦虑期

  6月份,随着中考的临近,所有的孩子都会或多或少产生恐惧心理和焦虑心理,这时家长千万不要用“不要紧张,不要害怕,考不上不算什么,明年再考”之类的话语去安慰孩子,因为这样的话只能使孩子更加紧张,可以找较为专业的人给孩子一些建议。【家长课堂】

家长该为孩子做些什么

-----------

  做好“后勤部长”

  你有能力辅导孩子的学习吗?你能辅导孩子的学习方法吗?如果都不能,那么就请你做一个“甩手掌柜”吧!因为你每问一次,唯一的作用就是再揭一次孩子的伤疤。

  越临近中考,对孩子越来越显得特别关心,这是没有必要的,并且,哪怕是到了真正中考的时候,对孩子的关心也要和平时一样。对孩子特别的关心,其效果是增加孩子的压力。如果是初一初二,对有些孩子来说,增加点压力或许是好事;但是对于临近中考的孩子来说,再给其增加压力,在绝大多数情况下是坏事!

  保持和老师的正常沟通

  家长要学会借力,特别是会借老师的力。因为在学校里老师是最熟悉学生的,尤其是班主任。向班主任了解孩子的整体状况,向任课老师了解学科的学习情况。当然,如果孩子各方面都比较正常的话,就无需多此一举了。

  不要总提“别人家的孩子”

  家长的初衷是好的,希望拿“榜样”刺激孩子学习的动力,但效果是悲惨的——让孩子对父母徒增反感。

  父母苛刻的要求会让孩子倍感压力,不知所措,也容易造成逆反情绪,产生不必要的亲子冲突。家长需要充分尊重孩子,让孩子按照自己的复习方法去复习,为自己想要的去努力奋斗。

  多些客观沟通、少些主观判断

  印度哲学家克里希那穆提说:“不带评论的观察是人类智力的最高形式。”如果做到这样去观察孩子,并且在与孩子沟通、交流时也能客观表达,那么孩子因家长造成的压力、焦虑就会少很多,考试焦虑通常也能消灭在萌芽状态。

  很多孩子在考试时把会做的题做错,家长会狠批“会做的都做错,你怎么总是粗心?”

  然而,“会做的做错”是家长观察的客观事实,“总是粗心”是家长的主观判断。首先,“会做的都做错”说明家长主观认为会做的就要全对,就能全对。事实上,“会做的全做对”这可是考试的最高境界。其次,“总是粗心”说明家长主观判断“会做的做错是粗心造成的”。

  事实上,“会做的做错”原因有很多,如知识掌握得不够透彻、技能不熟练、精神状态不佳、考试压力大、遗忘等。这种带有强烈的主观色彩的沟通方式,不但解决不了现实问题,久而久之还会给孩子贴上负面标签,使孩子产生新的考试焦虑,最终形成恶性循环。

送给家长的五大建议

-----------

  1.不要唠叨不休

  家长不要整天把考试挂在嘴边,更不要用“为父母争口气”等言语刺激孩子。过分的叮嘱只会对孩子的生理和心理造成不良影响,家长也不要过多干涉孩子的行为,要给他们一个比较宽松的复习环境。

  2.不要焦虑不安

  孩子进入备战中考阶段后,家长身上表现出的“考试焦虑症”不仅会直接影响孩子,而且会使家长自己失去冷静。所以父母必须首先保证自己情绪的稳定,用自己的积极乐观的态度去冲淡孩子心中的紧张不安心理。

  3.不要期望过高

  家长要了解孩子的实际水平,不要向孩子提出过高的要求,家长以一颗平常心对待考试,对待孩子,家庭的心理环境也就会是宽松的。这样,反而会让孩子发挥出自己的最佳水平。

  4.不要过度关心

  家长过分的关照会给孩子更大的压力,对孩子精神上的关心和物质上的关照都要适度。

  5.不要盲目攀比

  家长不要对孩子说其他孩子如何好如何勤奋的言语,这样反而会增加孩子的逆反心理,而要多进行纵向的比较,努力发现孩子每时每刻的进步,同时帮助孩子分析自身的长处和缺陷,以达到扬长避短、鼓舞士气的效果。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