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命是否能摆脱《创新者的窘境》

2018-05-26  本文已影响113人  無缺

类比人的话,这本书很像在将一个企业的命运终局,以及企业面对自己的命运该如何破局。整篇阐述的道理其实放到人身上也是一样的,一个人的命运一定程度上是由自己的认知决定的,而要改变自己长期以来形成的认识是非常难的事情。就像梁宁在《产品思维30讲》里说的,情绪是一个人的底层操作系统,什么让你满足、愉悦及恐惧,你就会成为什么样的人。企业的命运由自己在特定价值网络内形成的能力框架而限定。

本书的框架:

成熟企业为什么会陷入窘境?

从“价值网络”理念理解创新者为什么会陷入窘境?

一句话总结:企业在现有“价值网络”下形成的能力(资源、流程、价值观),几乎无法很好融入另一个“价值网络”。

价值网络定义:一种大环境,在这个大环境下根据主要客户需求,采取措施,解决问题,征求客户意见,应对竞争对手,并争取利润最大化。

不同价值网络中的,客户需求是不一样的,价值定义是不同的(如服务器市场硬盘更卡看重单位容量的价格,个人电脑硬盘更看重体积),同时对应的上下游关系及成本结构均是不同的(有的需要高毛利,有的低毛利就能存活)。

创新者从边缘进行的突围,往往伴随的一种新的破坏性的技术应用的诞生,借由该项技术应用侵袭成熟企业的主流市场。

两种技术:

破坏性技术能够逆袭现有成熟企业的一些原因:

image.jpeg

应该如何避免陷入窘境?

机构在应对新的创新的冲击时,可能调整自己的能力框架来适应这种冲击:

机构能力框架:

遇到变革时,首先需要明确:

1)是否具有成功所需要的资源?

2)是否具有成功所需要的流程及价值观?

在资源足够的情况下应对需要新流程及价值观的,几种解法:

总结来说就是:让与目标价值网络相匹配的的商业机构来负责开发对应的破坏性技术项目。

几个有意思的观点;

不管机构还是个人的能力,都是由过去处理的问题的类型来确定和改进的,这些能力的性质也是由这些机构和个人一直以来参与竞争的价值网络特性所决定的。

对于企业来说应对新挑战关键在于其流程及价值观。

对个人来说迎接新挑战在于更新自己的认知。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