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长励志

《少年派》林大为的职场“跨界”

2019-06-26  本文已影响0人  HR浅末
《少年派》林大为的职场“跨界”

最近张嘉译、闫妮主演的电视剧《少年派》受到了许多观众的青睐,这是一部讲述4个家庭的孩子以及父母面对升学、育儿、婚姻和事业等一系列考验如何在波折中找寻问题的答案,如何自我和解与孩子共同成长的故事。张嘉译饰演的林大为在40岁遭遇了中年失业,一直担任行政管理工作的林大为跨界就业成为了一名葬礼司仪。林大为的职场“跨界”让我们懂得了:人到中年,谁不是在用另一种姿态与生命和解?

剧中的林大为被妻子王胜男取笑:“学的化学卖的文化”,最后还中年失业后“跨界”创业。这剧情完美诠释了创业你什么都得干,无论什么年纪只要人是活的出路就总归是有的。跨界靠的是积累,转行靠的是能力,林大为有着丰富的行政管理经验深厚的文字功底所以写出了感天动地的文案成了专业的葬礼司仪。任何社会人群都一样,活着就要不断接受锤炼,最终的结果不是让你跪地求饶,而是让你铭记,到底是什么支撑着你绝不弯腰!

人们皆希望学有所获、学有所成、学以致用。世上没有一个人希望自己所学的专业在走入社会后荒废,世上也没有哪个家长希望自己的孩子获得高学历后到头来去从事与学历不相关的工作,世上更没有哪个老师希望自己的学生以后从事的职业与所学的专业风马牛不相及。可在剧中学化学专业的林大为却因中年失业经过各种颓废、挣扎后选择成为了一名葬礼司仪。在理想状态下,找到对口专业的工作,让自己的知识和能力发挥出最大效用,这是最理想的事情。但无论剧里剧外“理想总是丰满的,现实却是残酷的”。由于社会就业形势严峻,专业对口工作太少,社会并不能让每个人如愿找到“才尽其用”的满意工作。前些年媒体报道的“历史学博士当快递小哥”“ 清华博士当电工”“北大硕士毕业生当油漆工”“西南政法大学法律专业毕业生当‘棒棒’军”……虽然这些大学生在现在的工作岗位干得有声有色,但并不能否认他们当初找专业对口工作失败时的无限失落和无穷痛苦,但迫于生活只能寻找新的出路。他们之所以能够成功或者说是完美战胜了生活,是因为他们把每一次的失败都归结为一次尝试不去自卑,把每一次成功都想象成一种幸运不去自傲。这些年轻人的“跨界”需要足够的勇气和能力。

对于中年的我们和剧中的林大为要经历的“跨界”又怎能仅仅用勇气和能力来描述?当我们尚无能力改变环境的时候,我们只得适应环境适应全新生活。在选择好后,如林大为般专业工作认真享受新工作。每个人无论经历了什么最终必须坦然地接受人生的考验,努力拼搏才能生存下去。有一句话这样说的:你走过的路每一步都算数,没有一步是多余或浪费的,都是你生命的印迹。

“跨界”并不是一种冲动的行为,它可能是一种理智的选择更可能是一种被迫的选择,无论如何都必须为此付出努力做出成绩,才能算得上真正的“跨界”。愿你终将活成自己想要的模样,人到中年,并非只有危机,它或是旧日子的谢幕,新生活的开始。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