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6笔记侠

23/666 经济学笔记:谁用得好就归谁

2018-11-21  本文已影响0人  学习即挖矿

社会问题不应该从谁伤害谁角度解决(因为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而应该把问题看作是双方都在争用稀缺资源,一方面,谁避免损失的成本更低,这一方的责任也更大;另一方面,一项有价值的资源,不管一开始它的产权归属,谁能把资源用得更好、能产生最大的价值,资源就会流动到谁手上。这就是大名鼎鼎的科斯定律

1、淘宝网店的数据归谁所有?

淘宝大数据其实是消费者在逛淘宝店的所有行为痕迹留下的,平台、店家、消费者,谁该拥有这个数据呢?根据科斯定律,这些数据不管最开始是谁产生的,存在什么地方,最后谁能够把这些数据用得更好,谁就能够得到它们。店家和消费者显然没有能力能把数据用好,最后只有平台利用这些数据优化算法、库存等等,反过来也让消费者从自己的数据中得到更好的用户体验和效益。

2、Kindle阅读器中的数据产权

你花钱买的Kindle,在第一次开机注册的时候,其实就已经同意授权给了亚马逊使用你的数据,比如你高亮标注的文字,虽然你会说亚马逊悄悄偷走了你的隐私,但是,科斯看来可能是合理的,因为这条信息对你可能没有太大的用处,而亚马逊却可以共享给Kindle用户,让大家可以高效的看到这一本书的重点在哪里,那在这本电子书上读者得到的价值是不是就比没有任何标注的书更高呢。

3、隐私权与公共安全的权衡

大数据的使用,常常会出现大众隐私权的争论,有些数据其实对于个人来讲挺重要的,我们不愿意让别人知道和使用,所以我们需要在中心化组织侵犯个人数据和个人隐私权之间找到一个平衡,指导原则当然是:谁用得更好就归谁。

4、其他关于“谁用得好就归谁”的例子

钻石不是挂在找到他们的矿工脖子上,而是跑到白富美的脖子上和指尖上,这也是谁用的好就归谁。

《绝命毒师》里,毒贩抓住了偷自己制毒材料的主人公怀特,并没杀他,最神奇的是还把自己需要的原材料给了怀特,为什么?怀特能够制造纯度更高价格也更高的毒品,让他们比之前挣的还要多,所以,谁用的好就归谁。

喜欢上了一个女孩,可她已经有男朋友了,如果你相信科斯定律,就知道,如果交易费用足够低,那么不管这个女孩现在跟谁谈朋友,她最后会跟最合适她的人在一起。

5、科斯定律和区块链

现在有价值的数据几乎把持在像BAT、今日头条这些互联网巨头手上,如果消费者或用户想体验互联网带来的所谓便捷,默认的前提条件就是你得把你的习惯、行为、甚至是隐私等数据免费拿给互联网中心平台记录、挖掘和使用,当然,这些巨头确实用的更好,不过会不会带来新的问题?

我们自己的数据算不算个人资产,该不该有偿使用?

数据变成了巨头核心的资产,他们估值不断上涨,做出贡献的用户是不是也该分享?

我们牺牲了隐私权,但是真的占到便宜了吗?

中心化的平台会不会利用数据反过来算计我们,让我们买一堆根本用不上的东西?

曾经的密码朋克们坚定的认为,数据必须归个人所有,为了捍卫这一点,不断发明和发展各种数据加密技术,要的就是保护自己信息的隐私权,中本聪在前辈加密技术的基础上,创造了比特币,再到现在火热的区块链,简单直白一点,区块链(主要指公链)就是一条数据信息的链条,不过不同的是,里面的交易信息和数据不归任何个人和机构,由社区共同维护,代码和数据均公开(个人信息是匿名的),谁都可以查询使用,基于这个链条和数据开发应用,但是数据资源并没有被垄断和专享,你想要利用这些数据开发当然要付费啊,价值给谁了呢,分享给了维护数据、贡献数据的参与者们了。

我们为了提高各项经济资源的使用效率,在制度设计的时候,尽量让这种资源的流动和分配更方便容易,现在价值连城的用户数据被巨头霸占,流量和数据成为他们攻城猎地的法宝,而且越来越难以撼动了,也许区块链能带来一次数据关系的变革,利用数据、拥有数据、分享价值三者并不是不能兼得,让消费者、用户和巨头之间能更加平等的进行数据交换。


本笔记挖自得到·薛兆丰的经济学课023讲《谁用得好就归谁》

关注通识经济和加密经济,输出笔记、思考、文章

正在日更挑战中,您的关注、喜欢、评论都是我坚持的动力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