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场思维进阶】月薪5K和5W的区别,你的提问水平决定了你的职场
首先,出一道题,考考你的记忆力:
有一辆车,车上有8个人;
第一站,上来了3个,下去了5个;
然后,上来了5个,下去了8个;
然后,上来了8个,下去了3个;
然后,上来了2个,没有人下去;
然后,上来了4个人,下去了一半的人。
现在请问,这辆车一共走了多少站?
嗯?你可能会觉得我在扯淡,这种问题为什么不早说?可是,回过头来想,题目考验的是记忆力,是谁提前假定了问题从而错误地捕捉了信息?
这道题凸显了我们在当今时代的一个困境——我们每一个人都被多元化信息和碎片化知识包围着,前两个问题你还可以聚焦,但是当信息多到一定程度的时候,你就开始散焦,丢失真正的答案。而唯一的解决办法就是提问。因为提问比答案更有效果!
职场面试的时候,面试者走出来后往往会说:
“人力问了我很多问题…”
“为什么没有问我最擅长的问题呢?”
“为什么会问这个特别棘手的问题?”
“我哪知道他会问这个啊?”
……
显然,面试者在准备的过程中更关注了答案(知识、技能、经验、履历的储备),而忽视了提问的过程,这种提问可以是自问自答,也可以是他问我答,甚至可以小组群面,深度并且全面地提问才能够覆盖面试官的逻辑,才能够确保自己在进入面试场的那一刹那立于不败之地。
提问的力量行业形势不好的时候,有人会有职场危机;人到中年的时候,又被网络营销的“油腻男”式的中年危机所围攻,知识爆炸的时代反而让现代人比过去更有知识焦虑感,这就像文首的题目一样,信息瞬间增多,人就开始焦虑,因为不知道最终要考什么,所以快速揣测一个意思,就开始捕捉信息,内心的潜台词就是,反正我在快速捕捉信息,那至于结果需要什么好像没那么重要!这在职场上叫做“虚胖”,往大的说,不知道自己的职场方向,往小的说,不知道手头项目或者任务的核心目的是什么,而是一味地干活,拼命加班,全面熬夜,其实到头来感动得是自己,损耗得也是自己!
所以,消除你的职场焦虑,提问才是核心法则!在碎片化知识充斥的时代,建立你的问题树远比建立知识树重要的多!
今天,真正串联一个又一个知识的,不是学科知识,而是场景问题,核心逻辑就是“我面临了什么样的问题?我如何知道自己已经解决?还有什么挑战?未来有什么问题?”,学海无涯,所谓终身学习者只会陷入“为学习而学习”的困境,而成为终身提问者,才能够找到自己所需,结构化提升自己!
在我参与创业之前,我常常会想一个问题,那些高级管理层,每天都在做什么呢?同部门的人员,面对同样的部门目标,部门总经理和部门员工每天的动作是什么?为什么那些高管从来不用伏案写文件,而是每天忙于各种会议呢?会上的他们又在做什么呢?
当我参与儿童教育创业之后,作为距离CEO最近的核心管理层之一,我深刻感受到了提问的重要性!
果然像彼得德鲁克说得那样,那些高级职业经理人每天只做两件事情,一是开会,二是奔赴在开会的路上。作为运营,我会从周日开始排布她下周所有的会议安排,每天基本排满,无论是例行会议、专题会议、研讨会议,还是决策会议,她都会参加,会议机制不健全的时候他会快速督促我完善会议机制,会议运转不起来的时候她会强化会议制度的宣贯,确保高效运转!
那会上的她又在做什么呢?只有一个字,就是“问”!
举例,运营管理部统筹完成了2018年度经营计划编制,CEO接下来就会有如下提问:
公司的财务目标是如何确认的?除了财务部门是否有其他部门参与?
经营目标制定的逻辑是什么?未来3年的战略思考是什么?
按照这样发展趋势,公司的盈亏平衡点是几年时间?同行业的平均数据是多少?是高还是低?
完成这个财务目标的成功把握有多大?(模拟回答:七成把握)
那另外的三成差在哪里?为什么会有这个差距?缩小差距的解决方案是什么?
在业务增长下,组织是如何匹配业务发展的?今年的组织齐备率要达到多少才能够支撑业务发展?
流程管理上目前有没有卡点?卡点是什么?如何消除卡点?需要多长时间?
目前的组织分工还需要CEO做什么?需要匹配什么资源?内在逻辑及核心诉求是什么?
……
真实场景是但凡连续3个问题答不出来或者模棱两可,就会被领导狂轰滥炸,暴风雨总是在一瞬间来临!所谓月薪5K和月薪5W的差别,其实就在这里!
经营之神王永庆台湾经营之神王永庆在企业管理内部推出午餐汇报会,每一次汇报都会给管理层提出各种各样的问题,午餐汇报会成为了公司管理的标杆模式。后来记者采访王永庆问到,您平常都在家里做什么的时候,王永庆说到,我就在想,明天中午吃饭,问他们什么问题!
所以,会不会高价值提问,直接决定了你的职场价值!只有不断地提问才能促进思考,学会提问,才能快速提高自身价值!
那怎么才能学会高价值提问呢? 这里给大家分享两种方法,不求多,只要学会,吃遍职场都不怕!结构提问法和递进提问法 。
结构提问法:
在认知的界面上,要持续思考2W1H,即why、what、how,首先按照以下方式进行词汇延展:
Why:对为何进行延展,目的、目标、价值、意义、效果、成就、影响、障碍等……
What:对是什么进行延展,定义、内涵、功能、模块、分解、级别、层次……
How:对如何进行延展,流程、步骤、节点、期限、周期、分工、职责、标准、好坏、衡量……
举一个案例,小刘刚刚入职一年时间,作为产品研发部的新人,领导交给一个任务——对市场上的知识付费产品进行调研并汇总报告,这个时候,采用以上结构提问法,运用三个层面的延展词汇,提问情景如下(通过以下的提问,小刘可以快速厘清汇报思路和调研思路):
Why:对于“为何”的提问——
本次调研的目的是什么?有什么目标?这次调研可以带来的价值是什么?
调研对于决策的影响有多少?市场上有影响力的知识付费产品有哪些?如何进行衡量?
What:对于“是什么”的提问——
调研的定义是什么?是否需要采用问卷调研?
知识付费的内涵是什么?常见的知识付费产品的功能有什么?
知识付费产品可以分为几个类别?按照成熟度如何划分层次?
How:对于“如何”的提问——
完成调研的流程有什么?需要几个步骤?时间期限是多少?
每个步骤的周期需要多久?如果有团队如何进行团队分工和职责划分?
如何衡量完成质量的好坏?标准是什么?是否有参考的分析案例?
……
从2W1H的角度快速提问,高价值持续发问,能够让自己快速厘清工作思路!
递进提问法:
不断地进行why&what的发问,层层递进,直到找到最终答案:
向自己发问比如说一个进入职场两年的小李说,想未来做一名公司高管,我们来模拟提问(俗称职场的价值提问):
1W:为什么要做一名高管呢?
答:因为会有很大的影响力。
2W:那有了影响力有什么价值呢?
答:这样就可以带很大的团队。
3W:那带团队有什么价值呢?
答:这样可以实现很多经营目标。
4W:那实现经营目标对你来讲有什么价值呢?
答:我就可以赚到很多钱。
5W:赚到很多钱对你来讲有什么价值呢?
答:实现我的财务自由。
6W实现你的财务自由后有什么价值呢?
答:这样我就可以更多地旅行、写作,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
……
这样就可以看出,小李是想通过 做一名高管实现财务上的自由,然后有更多的时间来自由支配,这是潜在的意识(那做一名高管是否是唯一的路径呢?这个可以进行思考)。所以,递进式提问法可以高效挖掘人的潜在意识,逐步厘清方向。
这两招提问法,你学会了么?
当然,提问的方法还有很多种,同时也可以根据问题的类别进行提问,比如,问题可以被分为探索事实型、澄清确认型、验证假设型、引发思考型、激发创新型、聚焦主题型等,这些问题都有独特的提问方式,结合会议管理的《六顶思考帽》法则,能够本质上提升会议效能。我会在后续的【职场思维进阶】专栏中分享《如何提升会议效能》,请持续关注哦!
《六顶思考帽》最后,借用著名生涯规划师古典老师的一句话:
你的问题有多多,你的知识就有多多;你的问题由多好,你的专业就有多好。人生就是一个个问题解惑的过程。愿你不再追求成为终身学习者,而是成为一名终身提问者。
你的职业方向是什么呢?
关注“90后视角”,你将持续收获到一线的职场分享,毫无保留的职场干货,不容错过!
你轻轻点一个喜欢,我会开心好几天!小小的一点打赏,我会开心大半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