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唐诗《宿建德江》
宿建德江
唐·孟浩然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译文:把小船停靠在烟雾迷蒙的小洲,日暮时分新愁又涌上客子心头。旷野无边无际,远天比树还低沉,江水清清,明月来和人相亲相近。
孟浩然于唐玄宗开元十八年(730年)离乡赴洛阳,再漫游吴越,借以排遣仕途失意的悲愤。这首诗不以行人出发为背景,也不以船行途中为背景,而是以舟泊暮宿为背景。它虽然露出一个“愁”字,但立即又将笔触转到景物描写上去了。可见它在选材和表现上都是很有特色的。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把船停靠在一个小洲边,云雾弥漫,太阳落山了,准备在此安息。可是诗人因为被贬官职,心情郁闷,才出来游玩散心。不曾想,还没有到达目的地,就要先在一个小洲边投宿。无端给诗人添加了新的惆怅。
“为赋新词强说愁,而今识尽愁滋味”诗人仕途不得志,心情郁闷。出来游玩也是遭遇雾气迷蒙的天气,与诗人自己的心情一样,糟透了。借景抒情,吐露心声。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苍茫的大地上,江水辽阔无边。天空好像快要塌下来了,与树高低一样了。月光照在清粼粼的江水上,愈发显得刺目和凄冷,月光照在诗人的身上,愈发显得他形单影只,孤苦伶仃。
一个旅居他乡,心情郁闷的人,在此情此景下,只能是平添更多的烦恼和忧愁。只有明月照我还,明月知我心。诗人寄情于明月中,希望明月把他的理想和志向,传递给理解他的人。
此诗先写羁旅夜泊,再叙日暮添愁;然后写到宇宙广袤宁静,明月伴人更亲。一隐一现,虚实相间,两相映衬,互为补充,构成一个特殊的意境。诗中虽只有一个愁字,却把诗人内心的忧愁写得淋漓尽致,然野旷江清,秋色历历在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