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出舒心
个人声明:原创首发,文责自负。
本文参与书香澜梦第132期“游”专题活动。

五一小长假仅次于国庆长假,五六天时间足够去一趟西北边塞、江南水乡、海上渔港,也可以搞一次深度的研学之旅,让初中生甚至小学生体验不一样的风土人情。五月的季节也很配合,不冷也不热,真是适于出行的白金季节。唯独有点遗憾的,相比于十月绚烂,五月更多的是一片养眼的翠绿,但看久了就有些单调和安静。
今年我们没有远行,基本窝在家里,中间两天就近带孩子去公园转了转,捞捞鱼玩玩水,再一起野餐晒晒太阳。老人对这简易安排有想法,不愿跟我们一起凑热闹。的确也是,平时周末隔三差五就去,这么长的假还是去这种哄孩子玩耍的地方,太没意思。但小孩还不懂远近,穷游还是阔游,玩得不亦乐乎,媳妇也没啥意见,那就算蒙混过关了。到收假的最后一两天,老人每次都守在电视机前看堵车,媳妇在一旁直播网上实时的意外事件和消息,再一起感慨连连,你看你看,不去就对了,幸好没去,在家里多自在。是啊,一家人围坐着喝小酒,啃着猪蹄吃着烧烤,听着音乐看着堵车长龙,一下子心里更多了几分舒坦和轻松。虽然这是典型的吃不着葡萄就说葡萄酸,但因为偶尔也尝过葡萄的滋味,好歹也有点发言权。
网上最近有段热门视频,小伙和女朋友爬恒山,被堵在了一段崎岖狭窄的小道上,前面的队伍缓慢蠕动。为了抄近道,再加上年轻身手矫健,两人就翻越栏杆走捷径。但没想到马失前蹄,差点掉下山崖,太惊险了。我第一次看视频时吓得出了一身冷汗。听说后来两人都无大碍,真是万幸。出行还得是安全第一。
前两天和几位牌友闲聊,其中的王大炮去了一趟山西某空寺,也是人满为患,被堵在几百米的山道上达两个多小时,憋得差点小便失禁。我问不限流吗,应该控流保证安全和游客的基本体验啊。他说哪有啊,也可能还没到上限,毕竟挤一挤还有地方能站人。的确,我们通常说起去某地旅游,无论当时感觉如何,几年后基本就剩下不咸不淡的记忆,和到此一游的打卡照片留影。体验好也不会老去,体验不好的话,那就真是到此一游打住罢了。旅游本来就是休闲时间,觉得玩得值就是赚着了,觉得又累又花了冤枉钱,那只能自认倒霉,谁非让你去那的?
我想起有位旅行达人博主分享的旅游体验,他说一种是深度游,就是在旅游目的地待一段时间,一般在三天以上,深入到街头巷尾,学着当地人一起衣食住行,体验当地风土人情、饮食习惯和历史文化等等。另一种是休闲游,主要是放松身心,调整找回状态,跳出日常生活圈,放下肩上的压力和烦恼。就得由着自己的性子,放空大脑,睡到自然醒,再补充物质和精神食粮,像一条滑溜灵动的泥鳅游走在他乡,没有必须去的地方,也没有一定要看的风景,随机应变,随遇而安。对我们上班一族,大都是第二种。可我们想要的是第二种效果,却早早地给自己戴上了好几个紧箍咒,这山必须去,那寺庙必须进,否则就是白来。
钱花了,时间也搭上了,怎么就不能幸运地美美地玩一回呢?那就按照休闲游的原则,请不要自己给自己戴紧箍咒。现在信息已经高度发达,旅行目的地的几个著名景点可以采取预约制,就像火车预订车票一样,在平台上预约给予优惠,有变化也可以取消。对不预约直接来的游客,门票不优惠。一旦某天预约满员,就人性化地推荐当地其他景点进行分流,优先第二三天安排预约再来。慢慢有了预约限流和分流路线推荐,某一景点爆堵的新闻也就少了,也带动周边旅游,游客安全和观光体验也能提升,岂不一举多得?
————————————————
@斜风细雨吹,驻书香澜梦第二组,一向胡思乱想求真,文字是不羁梦想,愿共享格子世界的万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