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心理健康需要正视

2016-09-25  本文已影响0人  小主正红

今天看柴静采访药家鑫杀人案时,心里一直被一个问题盘绕,什么样的教育会促使孩子走向抑郁症?孩子的抑郁症如何被及早发觉?

柴静镜头下的药家鑫只有出庭时候的那一段,只那一段也是极其顺从的。其他的药家鑫,都是他爸爸、同学口中回忆的。退伍军人的身份,让药爸时常说这句话:我认为我基本是对的。所以,药家鑫与别人打架,回家永远被打的,永远是他。药家鑫被别人欺负,按住头磕在柱子上,一声不吭不敢反抗,回家也不跟爸妈说。药爸说,他看到儿子对一件事情全身心投入时,就从中扰乱,并不断泼冷水,为的是锻炼他。曾经为了惩罚他,把儿子关进地下室不闻不问。为了不让药家鑫学音乐,他跟音乐老师私下说,要经常打击他,让他主动放弃。药家鑫考上西安音乐学院,到郊区兼职至半夜,希望买一辆代步车,药爸不同意,药妈强行给儿子买了。药爸让有了车的儿子每个月给家里寄一千块钱,作为补偿。药家鑫跟爸爸有时会争吵,但最终都是爸爸赢。在药爸看来,儿子跟父亲争吵是正常的,而且他自己基本都是对的。所以,得知药家鑫车祸撞人,并连砍六刀至张妙于死地,药爸药妈是无论如何都没想到的。

看起来药家鑫乖巧温顺,其实他已经患有严重的抑郁症。他内心固执偏激,(在网吧玩游戏,地震都不出来,说出来再回去还要重新下载游戏软件,麻烦),不自信(从他要花五百万整容可以看出),跟自己较劲(在外兼职,这个月挣四千,下个月就要挣五千),他不止一次萌生过自杀(他说自己生活没有任何意义,他爸爸什么都是对的,他什么都是错的)。

他行为疯狂。开车上路才四个月,经常是一边听歌,一边看碟,一边开车。撞上张妙,他下车来看,看到受伤的张妙看着自己的车牌,以为张妙是要记下他的车牌号,便拿刀直接刺向她的主动脉。这是典型的被迫害妄想症。

这世界有因必有果,有果必有因。药爸的霸道式教育,给药家鑫带来的是缺爱的,缺少自尊的,缺少安全感的摧残式教育,直到亲手毁灭了自己的儿子,他才恍然明白:我可能并不都是对的。

正在经历不科学的家庭教育的,从来都不曾减少。孩子的心理教育,很少被提上日程。老人们总说,以前的孩子,也没有什么心理不心理的,不也考上大学,找个好工作,过得比谁都好嘛!孩子就在家,我给你带,你们出去打工挣钱。

年轻的父母们,有一部分已经开始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尤其是一些职场女性,他们宁可辞职,也要在孩子出生的前三年,好好地陪伴孩子,做一名全职妈妈。这是又可敬又可赞的行为。

可是,还有很多新妈妈,把七八个月的孩子丢在农村老家,让爷爷奶奶姥姥姥爷照看,一年回来几次,孩子根本不认识爸妈。爷爷奶奶们或许能照顾到孩子的吃喝拉撒睡,可是,孩子哭泣时,闹脾气时,害怕时,孤单时,思念时,那些难熬的时刻,小小的他们是怎么独自撑过来的?

三岁前,孩子的心智已基本养成,错过去,一辈子也无法弥补。孩子的世界,需要爸爸妈妈们小心地呵护,给足爱,好好爱,让孩子拥有健康的心理,形成健康的心理。

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吧!让爱成为他们未来最重要的能力。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