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贬文学”中的自我疗愈。

2022-10-14  本文已影响0人  心理咨询师刘伟

  我知道自己为啥发脾气。有人说,你是还发脾气。

  我说,是的。心理咨询师,也是普通的人,有情绪才是正常的。如何面对情绪、化解情绪才是这是咨询师擅长的。当然,修的足够功夫的话,会达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境界。如欧阳修的豁达胸襟,苏轼的乐观,李白的浪漫、辛弃疾的执著等背后都是有情绪的。

  那么如何自我化解情绪呢?看看苏轼的文章中自有答案。

苏轼的《水调歌头》中“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一声问天,表明苏轼,在中秋之夜不是在表达自己因反对王安石变法而自请外任密州的抑郁,同时希望重返朝廷的矛盾心情,出世,还是入世?于是纠结中开始自我化解:与其飞往高寒的月宫,不如留在人间。

  面对圆月,他想到了离别八年未见的弟弟。于是愁绪心中掀起。离别之苦难耐啊,于是从思维认知上调整,苏轼说,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此事古难全。这样一念之间,这种愁绪变得豁然开朗。面对现实接受吧: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化作美好的祝愿,祝福自己、弟弟和全天下的离别之人都能共享着美好月光。

这里面就是一个很好的情绪化解的过程:

1.认识自己的情绪。当自己有了情绪,觉察是什么样的情绪。伤心、内疚、悲伤、高兴、希望等,一旦这种情绪被标识出来。你的情绪就已经开始转化了。 这是可以 在内心对自己说,我现在有了**的情绪,这里没有评判,只有感受觉察。认识情绪,开始进入转化准备状态。

2.分析转化情绪。有了**情绪,察觉这种情绪背后,思考:有着什么样的需求未被满足?这种未被满足在什么条件下能满足。如果现实不能满足的话,可以从认知角度去调整。这样分析、转化的过程就是情绪流动转换的过程。

3.接受,面对。当我们在分析转换时,要勇敢的接受、面对它。不躲避、不畏惧,直视内心。这是需要一份勇气的。有时自我解剖的过程会伴有泪和血的。

4.面向未来。过去的时光、事情无法倒流。如何让自己的明天更好?这才是我们当下要做的。写出为了让自己明天的实际行动方案。这样脚踏实地的感觉会给予你力量。

   书中,有很多的“被贬文学”的作品,这些既让我们领略了作者的思想情感、胸襟抱负之外,还可以让我们看到作者是如何自我疗愈呢?读书,也是读自己。

  人生路上,风吹雨打,崎岖不平,磕磕绊绊,受了伤自己抗,除了硬抗之外,自我疗愈是很好的方法。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