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几何?

逻辑思维与写作

2021-08-29  本文已影响0人  石咪

书名:《逻辑思维与写作》

阅读进度:1-48页

阅读时间:一个半小时(用沙漏来计时)

一、读书慢的原因:

    读书本身,就是一个思考的过程。50页的书,我读了差多一个半小时,一边读,一边在动脑,读到一些地方,我会刻意停下来,想想如果是自己,是怎么想的?又会怎么做?这样的想法对不对?对于我有用没?我认不认同作者所说?这样边读边思考,我的读书速度就变慢了。以往这类书基本上没有涉猎,都是凭着自己的好恶去读书,所以,这样书对于我来说有点烧脑。

二、为什么读这本(类)书?

近来看书听讲座,偏向于专业类型的多点,有些词频繁出现“思维”、“底层逻辑”、“写作”、“认知水平”等,以往我喜欢写一些抒情化的小随笔,基于感情的触动而写,现在我再去回看自己以往写的东西,那就是“一腔热血只为己”。

情感表达居多,思考观点欠缺。一个老师,热情激情只是做好工作的前提,但要真正热爱这份职业,就要深入研究,研究教学的规律、研究学生发展的规律,用自己的知识和思考,人格魅力(这个词应该是包含了教师方方面面能够影响学生的东西)去影响学生,这才是真正的热爱,热爱不是表面的、一时的,可能是一辈子的,如果能够做到发展自己和促进学生,那必定是一位令人仰慕的好老师。如果只是借教师这个跳板发展自己,往上爬,或者只是一味为了学生,自己不去学习,甘心做个“教书匠”,那都是不可取的。

三、怎么教孩子写作?(老师也适用)

  每次写作文,我都能看到孩子们咬着笔,那“绞尽脑汁”的痛苦的表情,“想不出来的不自在”状态。还有“想的很清楚,就是写不出来,很痛苦”。是孩子们真的没有素材可写?没写作天赋?语言表达能力欠缺?没有想象力?都不是。问题可能在于孩子们不会思考,重要的不是天赋也不是语言能力,而是将储备的素材在脑海中经过思考加工的过程。

那老师们应该怎么启发孩子思考?教给孩子思考的思路。写文章不要执着于答案,而是从问题入手。用问题来带动思考,必须让孩子学会独立思考。有时候还需要把一个大问题拆分成几个有用的“小问题”,采访一下自己,思路就理清了。可以用自问自答的形式来练习。

四、好文章的七个必要条件:

明确了写作目的文章,思路才会清晰。文章可以不“美”,但要有用。文章的核心目的是“打动读者”。

七个条件:

论点:写什么?动笔前,认真想一想,把自己的观点写具体,写清楚。

动机:为什么写?使文章的价值最大化,让事情往预想的方向发展。

论题:你的问题意识在哪里?论点是贯穿全文的问题意识。提出的“问题”,必须是能够产生价值的好问题。确保自己和读者关心的是同一问题。

读者:写给谁?如果写的东西不能使人产生兴趣,那还有什么意义?考虑写给谁,寻找那个最合适的人,摸清对方的秉性,投其所好,并适当调整策略。

立场:在对方看来,我处于怎样的立场?在别人看来,我是什么样的人?信任你,你的文章就行之有效。

论据:能否有能让对方信服的理由?引用论据证明自己主张的合理性。要求逻辑清晰、条理分明、让对方能够清楚你要表达的意思。文章的说服力在于论据是否充足。

中心思想:你真正的想法是什么?

中心思想是指,在长期的思维实践中,每个人形成的价值观取向、人生态度、思维模式。尊敬、轻蔑、感激、憎恨、愤怒、依赖、抱怨.....这些情绪就算没有付诸文字,也能从字里行间中如实表达出来。文章就像一面镜子,要真实表达自己的想法,要说心理话。要使文章脱胎换骨,必须要从中心思想入手。

    思考本来就是一件孤独的事,一件辛苦的事。当我们开始主动思考的时候,自己的意志就只能由自己来表达。如果能够通过表达自己坚定的意志,从而打动别人的心,让事情往你所期望的那个方向发展,那就没有比这更令人欣慰的了。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