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登读书《减肥不是挨饿,而是与食物合作》--摒弃节食

2024-07-08  本文已影响0人  熊猫学猿

假如你依旧觉得靠节食可以减肥,那你就很难成为一个“与食物合作”的人。因为这种节食心态会影响我们与食物的关系。

我们怎么做到摒弃节食心态呢?

第一,发自内心地承认节食会对我们的身体造成伤害。关于节食减肥有一个词,叫作“节食者困境”。什么意思?之前,我们也提到,一个人对自己的体形不满意产生了瘦身欲望,然后开始忍饥挨饿地减肥,减着减着,意志力慢慢下降,接着忍不住暴饮暴食,最后发现,体重反弹得更厉害了。于是,他又开始新一轮的节食减肥、暴饮暴食,接着是体重反弹,由此陷入这个怪圈中循环往复。这个怪圈就叫作“节食者困境”。

人为什么会出现“节食者困境”呢?它是有科学依据的。

对现代人来说,我们之所以能存活到现在,其中一个原因是我们有一项本能,就是能储存脂肪应对饥荒。

在食物贫瘠时期,对我们的祖先来说,适者生存就意味着“胖者生存”,就是体内有足够脂肪的人,才能够熬过饥荒。虽然现在大家的物资已经非常丰盈,但是,我们依旧具备这种储存脂肪抵抗饥荒的基因。所以,如果长时间忍饥挨饿,你的身体会错误地认为你食物匮乏,那么储备脂肪的能力就会变得更强。因此,忍饥挨饿的时间越长,体重越难减下去,而且反弹得越厉害。

此外,有人可能会问:我不忍饥挨饿,而是吃一些低卡路里的食物、套餐行不行?研究发现,如果一个人长期低卡路里饮食,他体内合成脂肪的酶素会翻倍。所以,无论是忍饥挨饿,还是低卡路里饮食,都对健康和减肥不利。

第二,抛弃节食工具。其中最常见的工具是什么?就是体重秤。

第一个问题是,它会让人产生沮丧感、挫败感。康妮大概40岁,是个肥胖患者,尝试“与食物合作”的训练。她已经坚持了好几个月,而且取得了不错的成绩。突然有一天,她就想上秤看看到底减了多少、效果怎么样。当她踩到秤上,数字蹦出来的一瞬间,她就崩溃了。

为什么?因为秤上显示的数字和她的理想数字相差甚远。于是,她觉得,之前的努力全部都白费了。接着,她又开始暴饮暴食,重新回到“节食者困境”的怪圈中。

另一个问题是,它并不能真实地反映我们的身体状况。有的时候,你以为体重减了一斤,但是这一斤体重并不等于一斤脂肪,更多的时候,减的是水。这就像我们买了一斤牛肉,但它只能反映肉的重量,并不能反映其肥肉和瘦肉的比例。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