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人文社科美文

李克富 | “母爱到底是什么?”

2018-06-12  本文已影响8496人  李克富
母爱不是时空下的“陪”而是心理层面的“伴”,不是泛滥而必须适当约束,不爱自己的母亲所给予儿女的必定不是母爱。心理咨询师的重要任务或技能就是让已经成为求助者的母亲领悟到,多年来自己对孩子的辛苦付出只是假“母爱”之名!

希望大家能看懂这张图。

看了《“母爱”不是“爱孩子”》之后,一位学员问:既然“母爱”不是“爱孩子”,那么“母爱”到底“是什么”?

该文见前天朋友圈

对咨询师而言,在我看来这是个非常典型的有问题(problem)的问题(question),就想启发她。

我说:在回答您的问题之前,我想先了解您是否知道“爱”到底是什么,否则的话,即使我告诉您“母爱”到底是什么您也不会明白。——连“爱”都不知道,怎么可能知道更为具体的“母爱”呢?

看着她一脸茫然,我知道启发未见效。

问:在您看来,“爱”是什么?“母爱”到底是什么?“爱情”呢?

她翻了翻教材,嘟囔道:“爱”和“母爱”书上没讲,但社会心理学说“爱情是人际吸引最强烈的形式,是身心成熟到一定程度的个体对异性个体产生的有浪漫色彩的高级情感”。

我喜欢这种遇到不明白的问题就去查书的学生,我讨厌不懂装懂、信口开河。能够如此迅速地找到答案,说明她对心理学的基础理论是喜欢且下过功夫的。基于此,我指定先她去读派克和弗洛姆著作中有关“爱”和“母爱”的专门章节,然后再找我。

昨天下午她信心满满,非常轻松地开口便告诉我:“爱,是为了促进自我和他人心智成熟,而具有的一种自我的意愿”(派克);“母爱是对孩子生存和需要的无条件的肯定”(弗洛姆)。还特别跟我说,当她看到“母爱的本质就在于关心孩子的成长,而这便意味着要想让孩子离开她”(弗洛姆)时,才知道我在课堂上讲的“天下所有的爱都是希望在一起,而唯独母爱是为了分离”竟然源自经典名著。

精心准备过就是不一样。就“爱”和“母爱”到底是什么,她已非常熟悉。

此时,我知道该对其引导了。

问:我们掌握了诸如“母爱到底是什么”这样的知识,目的是为了什么?

答:用啊!

问:一个不知道“母爱到底是什么”的母亲,会不会给孩子母爱?

答:当然会。

我告诉她,其实在门诊上我们见到的,都是那些根本就不会为孩子提供母爱的母亲,但她们却口口声声说自己给孩子的是母爱,而我们掌握“母爱到底是什么”的目的,在很大程度上是为了能够识别开“母爱不是什么”,比如母爱不是时空下的“陪”(而是心理层面的“伴”),母爱不能泛滥(而必须适当约束),不爱自己的母亲所给予儿女的必定不是母爱,等等。

这张图值得深思!

在处理亲子关系过程中,一个心理咨询师的重要任务或技能,就是让已经成为求助者的母亲领悟到,多年来自己对孩子的辛苦付出,只是假“母爱”之名!

这个过程绝非轻而易举,需要不断地面质(confrontation)、澄清(clarification)、解释(interpretation)和长时间地修通(working through)。

最后跟学员分享了我的经验:当面对一个深受亲子关系困扰的母亲时,足够长时间的临床实践能够让我迅速识别出来她的哪些行为不是母爱的表达,而只有凭借着我还算扎实的理论基础才能让她领悟到母爱是什么,并进而在生活中知道自己不该对孩子做什么,又该做什么!

很多时候,我会向那些人格健全的家长们直接推荐去阅读《少有人走的路》和《爱的艺术》。事实证明,这给他们省下一大笔钱,对我当然也省了很多麻烦事。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