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写1000字散文读书

能学以致用,才是真本事

2022-06-13  本文已影响0人  简言joyce

今天是6月份新一期30天共修论语正式打卡的第13天。以下是今天论语学习的内容:

 

01

樊迟请学稼。子曰:“吾不如老农。”请学为圃。曰:“吾不如老圃。” 樊迟出。子曰:“小人哉,樊须也!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上好义,则民莫敢不服;上好信,则民莫敢不用情。夫如是,则四方之民襁负其子而至矣,焉用稼?”

稼:稼穑[sè],种植叫“稼”,收割叫“穑”。播种和收割庄稼,泛指农业劳动。

圃:种植菜蔬、花草、瓜果的园子。

襁[qiǎng]:用襁褓背负。

这句话的意思是:樊迟向孔子请教如何种庄稼,孔子说:“我不如老农民。” 又请教如何种蔬菜,孔子说:“我不如老菜农。” 樊迟出去了。孔子说:“樊迟这个人真是个小人啊!居于上位的人爱好礼仪,老百姓就没有敢不恭敬的;居于上位的人爱好道义,老百姓就没有敢不服从的;居于上位的人爱好诚信,老百姓就没有敢不诚实的。如果能够做到这一点,那么,四方的老百姓就会背负幼子前来归服,何必要自己知道怎么种庄稼呢?”

学习心得:

1.樊迟可能是农学的思想,认为没有什么事比种地重要,所以有这样一问,但孔子是研究管理、领导、文化的这样的一个人,所以有这样一答。从此可见孔子对此很不满:第一,是因为他问到老师的弱点了;第二是因为孔子认为士子不应该整天研究种地的事。论语中“小人”有多重含义,有地位低的人,没出息的人,品德差的人,等多重意思,这里指的是“没出息的人”。

2.这句话也告诫我们要“居其位,谋其政”。樊迟向孔子请教如何种庄稼,孔子说:“我不如老农。” 孔子认为,人的精力都是有限的,我们需要把主要精力放在自己应该做的事情上,如果没有侧重地消耗自己,最后只能一事无成。尤其是居上位者,应当更多地让注意力集中在全局性的战略和方向上,而不是一些细枝末节上。

3.从这句话也可以看出,樊迟是工程师思维,他老想去站在第一线去解决问题;而孔子是领导者思维,他想的是要营造一个氛围让大家都可以积极的去解决问题。由此联想到爱迪生,爱迪生绝对不是一个普通的工程师,他是一个创造愿景的领导者。他之所以最出名,是因为他把这个梦想讲出来了,并且最早发明了期权制度,并用这个来吸引大量的发明者和他一起工作。所以,孔子强调的是,营造一个氛围,让大家一起干活。而自己亲自干活是执行者,从执行者到管理者,再到领导者,三个层次,而孔子希望他的学生都能成为领导者。

02

子曰:“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使于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

这句话的意思是:孔子说:“熟读了《诗经》三百篇,交给他政务,他却搞不懂;派他出使到四方各国,又不能独立应对外交。虽然读书多,又有什么用处呢?”

学习心得:

1.人不要成为书呆子,如果学了很多,不能应用,仅仅只是把书本知识背的滚瓜烂熟,但是做事的时候什么都不会,这样有什么用呢。

2.从此带来的启发是:学以致用,才是真本事。孔子说:学习知识之后,还要接受实践的检验,不然就是死读书、读死书的人了。最有效的学习,不是在于你学了多少,而是你学的东西在现实中运用了多少。任何脱离实践的知识,都是无意义的。学以致用,才是真本事。

3.很多人觉得读书无用,是因为读书的方法不对。好的读书方法应该是目标式学习,翻转式学习。就是在读书之前,抱着一个目标去学习,如此一来,你会更用心,读完书会真正能够解决你的问题。

03

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这句话的意思是:孔子说:“一个管理者如果自身行为端正,不用发布命令,国家也能顺畅运行;如果本身不端正,就是发布了命令,百姓也不会听从。”

学习心得:

1.前文季康子曾经问过,如何为政?孔子回答:政者,正也。跟这句话表达的意思相同。由此可以联系到飞将军李广,他本身是个很木讷的人,但是他身正,打仗身先士卒、爱兵如子,所以在军队很有权威,很有影响力。所以,这里孔子讲的是影响力的问题。很多时候我们做管理者,到了一个新公司第一时间就会要人权、财权,觉得有了这些权力,我们就可以管住大家。但实际上除了这些力量之外,大家很容易忽视了一个很重要的力量——影响力。因为你仔细观察会发现,我们身边就有那种虽然看上去没啥实际的权力,也没啥签字权,但是大家就是信服他,愿意跟着他干事,这就是一种影响力,管理者就需要有这样一种力量。

2.孔子说:“作为管理者,如果自身行为端正,不用发布命令,事情也能推行得通;如果本身不端正,就是发布了命令,百姓也不会听从。”要想领导别人,首先要把自己管理好,换句话说,当你希望别人改变之前,你首先要改变自己。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当他人欣赏你、敬佩你、崇拜你的时候,你说的话,别人自然就会听从了。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