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才子传》之齐己
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
齐己游历江西时,曾以《早梅》诗求教于郑谷,原诗为“前村深雪里,昨夜数枝开”,谷曰:“‘数枝非‘早’也,未若‘一枝’佳”,于是齐己不觉为之折服,扣拜郑谷,并称谷为“一字师”,两人结成莫逆之交。
齐己出家前俗名胡得生,晚年自号衡岳沙门,湖南长沙宁乡县祖塔乡人,唐朝晚期著名诗僧,在唐朝诗僧中,唯齐己名气和才气最高,一生留下八百多首诗作,排名紧靠李杜白。
齐己出家,情非得已,我去过沩仰山,在宁乡县西则,极其峻峭,人烟稀少,山路如链,曲折跌宕。齐己小时侯家贫,为谋食而给寺庙放牛。齐己一边放牛,一边用竹枝在年背上练习写字,做诗。 其诗语出天然,惊呆了庙里的一帮秃驴。这帮秃驴从齐己身上看到了价值,于是合力劝其出家,有没有威逼利诱老夫不清楚,但结果是这么一个聪灵的小孩,从此就披上了袈裟,并且成为了沩仰宗开宗之人慧寂的弟子。
生于晚唐,历经五代,齐己的人生可谓功德圆满,其一生遍历诸省,边走边行吟,其生活不仅有木鱼声绕,还有诗和远方。从另一方面来说,齐己是被木鱼耽搁了的诗人。或者说,做和尚只是职业,做诗才是终身的事业。齐己之诗自成一格,空灵高妙又古朴无华,让人如沐春风,如饮甘泉,试录以下几首,供大家赏析:
《片云》
水底分明天上云,可怜形影似吾身。
何妨舒作从龙势,一雨吹销万里尘。
《海棠花》
繁于桃李盛于梅,寒食旬前社后开。
半月暄和留艳态,两时风雨免伤摧。
人怜格异诗重赋,蝶恋香多夜更来。
犹得残红向春暮,牡丹相继发池台。
《对菊》
无艳无妖别有香,栽多不为待重阳。
莫嫌醒眼相看过,却是真心爱澹黄。
《耕叟》
春风吹蓑衣,暮雨滴箬笠。
夫妇耕共劳,儿孙饥对泣。
田园高且瘦,赋税重复急。
官仓鼠雀群,共待新租入。
《秋江》
两岸山青映,中流一棹声。
远无风浪动,正向夕阳横。
岛屿蝉分宿,沙洲客独行。
浩然心自合,何必濯吾缨。
齐己诗,自然惊异,妙手天成,如《登祝融峰》之诗:
《登祝融峰》
猿鸟共不到,我来身欲浮。
四边空碧落,绝顶正清秋。
宇宙知何极,华夷见细流。
坛西独立久,白日转神州。
其中:猿鸟共不到,我来身欲浮。四边空碧落,绝顶正清秋。其描绘祝融之高之盛,远远超出杜二的《望岳》,望岳中说:“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而胡诗直接说“猿鸟共不到,我来身欲浮”,把祝融之高之险之仙境浑然脱出,更有身临其境之感,而杜诗只有眼感而无身感,故此齐诗比杜诗境界更高。齐诗多此警句,令人拍案叫绝。又如:
《边上》
汉地从休马,胡家自牧羊。
都来销帝道,浑不用兵防。
草上孤城白,沙翻大漠黄。
秋风起边雁,一一向潇湘。
此诗中“草上孤城白,沙翻大漠黄”,比王佑丞的“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更有苍凉之境,其刻画更为高深,读之令人胆寒。齐己在五言上的成就,远超元白,直压李杜。可惜这样一位聪慧之人,却被木鱼敲昏了头,可惜,可惜。
作为沩仰宗第二代传人的齐己,在修道方面,没有留下逸事或传闻,可见其人在修行方面并没有建树,但在其诗方面,却是一枝独秀,给湖湘子弟开启诗赋之路提供了方便之门,如果要说贡献,这便是齐己不虚此生的意义吧。齐己也写过一些感怀诗和送别酬唱诗,亦录几首如下:
《自遣》
了然知是梦,既觉更何求。
死入孤峰去,灰飞一烬休。
云无空碧在,天静月华流。
免有诸徒弟,时来吊石头。
《遣怀》
诗病相兼老病深,世医徒更费千金。
馀生岂必虚抛掷,未死何妨乐咏吟。
流水不回休叹息,白云无迹莫追寻。
闲身自有闲消处,黄叶清风蝉一林。
《寄梁先辈》
慈恩塔下曲江边,别后多应梦到仙。
时去与谁论此事,乱来何处觅同年。
陈琳笔砚甘前席,甪里烟霞待共眠。
爱惜麻衣好颜色,未教朱紫污天然。
齐己的一生正如他诗中所写的那样:馀生岂必虚抛掷,未死何妨乐咏吟。作为行吟诗僧,齐己一生足矣。我们看看他所写的《君子行》一诗,读之令我辈肃然,愧之:
《君子行》
圣人不生,麟龙何瑞。
梧桐不高,凤凰何止。
吾闻古之有君子,行藏以时,进退求己。
荣必为天下荣,耻必为天下耻。
苟进不如此,退不如此,亦何必用虚伪之文章,取荣名而自美?
想想齐己戒告徒弟的话,或可从中有所领悟:
《戒小师》
不肯吟诗不听经,禅宗异岳懒游行。
他年白首当人问,将底言谈对后生。
《唐才子传》记录齐己如下:
齐己,长沙人。姓胡氏,早失怙恃。七岁颖悟,为大沩山寺司牧,往往抒思,取竹枝画牛背为小诗。耆夙异之,遂共推挽入戒。风度日改,声价益隆。游江海名山,登岳阳,望洞庭,时秋高水落,君山如黛,唯湘川一条而已。欲吟杳不可得,徘徊久之。来长安数载,遍览终南、条、华之胜。归过豫章,时陈陶近仙去,已留题有云:"夜过修竹寺,醉打老僧门。"至宜春,投诗郑都官云:"自封修药院,别下著僧床。"谷曰:"善则善矣,一字未安。"经数日,来曰:"别扫如何"谷嘉赏,结为诗友。曹松、方干皆己良契。性放逸,不滞土木形骸,颇任琴樽之好。尝撰《玄机分别要览》一卷,摭古人诗联,以类分次,仍别讽、赋、比、兴、雅、颂。又撰《诗格》一卷。又与郑谷、黄损等共定用韵为葫芦、辘轳、进退等格,并其诗《白莲集》十卷,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