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与传统文化

庄子告诉你,“热心”的聪明人为什么那么讨厌

2018-08-21  本文已影响186人  李十针2018

作者 | 李十针

总有这样一种聪明人,无比热心周围的人和事。

和别人谈话,一定有一副苦口婆心,一番殚精竭虑,口沫四溅地谈古论今,从自身血泪谈到他人教训,一张过来人的面孔,指点江山间,不容冒犯也不容质疑。

目的只有一个,让对方接受并认同自己所说。

但是很快,他就会发现,自己颇为满意的一番言论,并没讨到多少好。

对方依然我行我素,甚至敬而远之。

这时,他们会有疑问,我都是为你好,为何你还不领情?

夫妻之间,师生之间,父子之间,甚至职场之内,这个疑问存在于许多地方。

读一遍庄子的《人间世》,就会找到答案。

这一篇的开头,记录了孔子和学生颜回的一段对话。

颜回听说卫国的国君十分专横,好战且不体民情。于是颜回希望前往卫国,向国君谏言,传递治国之道。

辞行时,孔子却阻拦了颜回。

孔子告诉他,如果贸贸然前去,不但不能进言,可能会遭杀身之祸。

强以仁义之绳墨之言术暴人之前者,是以人恶有其美也,命之曰菑人。

意思是,勉强把仁义和规范的道理摆在暴君面前,就好像是用别人的丑行来彰显自己的美德,这种做法可以说就是在伤害别人。

智商上是没有问题,而情商上来说,是大大的不妥。

用自己做得好的地方,去和别人做的差的地方做对比,用某种方式宣扬自己聪明的同时,也就相当于定义了对方的愚蠢。

与其说是为了解决别人的困惑,不如说是为了展示自身的渊博。

如果接受了这套说辞,就等于承认了自身的“愚蠢”。所以为了维护颜面,对方势必会强烈反击。

这个时候常常施助者会很委屈,我说的都是真的,为什么对方一点儿都不听。

于是,这就陷入了一个死循环,你越热心,对方越冷淡。

锋芒太露的智慧,过分昭彰的德行,在庄子看来是一种“凶器”,让人不愿靠近,更别论听从了。

真正聪明的的人,往往看起来都不那么聪明,或者让自己看起来不那么聪明。

不会用“聪明”伤害到别人,同样也不会让别人伤害到自己。

回到刚才的故事,孔子又对颜回说,如果卫国的君主是个容易接受别人劝诫的人,早就轮不上你了,如果他不是个善茬,觉得自己在你的见解下显得愚蠢,那么他一定会找到机会来惩治你,到时候你反而很难保全自我。

其实,你与人的沟通模式,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你的生存环境。

你会发现,你的直言不讳让很多人敬而远之,揣着“我为你好”表达着“你错得离谱”,让别人“不舒服”,其结果是,别人会让你“更不舒服”。

有个木匠来到齐国,发现一棵树被当地人当作神树祭拜。木匠阅木无数,一眼就看出这棵树并不是什么好木头,做成船就会沉,做成房子就会被虫蛀,做成棺材很快就会腐烂。于是他做出评价,这棵树一点用都没有。

等木匠回到家,却梦见神树对他说,你怎么能说我没用呢?果树有用,能结出美味的果子,但是等到果实熟了,枝叶就会被折,而我正是因为我的无用才得以保全了自己,享有这么长的寿命,我的无用正是我的大用。

这个故事,揭示了一个道理,以自己的经验去判定别人的成败,往往是站不住脚的。

遇到一个你不喜欢的“坏人”,一定要先问问自己,我有没有缺点?我是不是好人?

大部分人都会认为,自己还是“过得去”,勉强算是一个不错的人,于是在这种心里暗示下,会越来越看对方不顺眼,潜意识里会觉得“我可以这样,为什么你不行”或者“凭什么是你不是我”。

这个原因往往来自于自己先入为主的判断。以自己的认知为正确的模板,并定下了一个标准,与这个标准不符合的人,就是“坏人”,划归到对立阵营。

其实,如果从开始就直面自身的一些劣根性和阴暗面,大大方方承认自己的认知或者行为也并不是教科书,那么理解起别人来,就能更加宽容,因为“换成是我我也可能会犯这个错误呢”。

从这样的角度出发,才能真正做到“设身处地”站在对方的角度上思考问题。

从而在对方有需求的情况下,提出行之有效的建议,而不是从自身所得掏出公式套用一切,这样,也才更能让对方接受。

在这一篇中,有一个“心斋”的概念,庄子借由孔子之口,解释了这个意思。

入则鸣,不如则止,无门无毒,一宅而寓于不得已,则几矣。

意思是,如果对方能采纳你的意见,你就说;如果不能采纳你的意见,就不说。不去寻找仕途的门径,也不向世人提示所求的目的,没有杂念,把自己寄托于无可奈何的境地,就差不多是“心斋”的意思了。

联系上下文来看,“心斋”的意思更多的是“放空”。你有说不说的权利,对方也有听不听的自由。

“放空”就是暂时放下自己已有的成果和经验,一方面,这样更容易将自己和对方放在同一个学习平面,以探讨的方式平和地说出自己的见解,另一方面,能更尊重对方的回应方式,而不是非得让对方俯首。

这一条是对自我的松绑,合理第表达观点,但更相信对方也有自己更切合实际的判断。

如果只是建议者,就扮演好建议者的角色,将决定权交给对方,而不是陷入“为什么他不听我的“的自我否定中。

观察生活中的很多例子,很多都是在这个地方打了死结。

比如,父母和子女。

确实,父母的经历比孩子的的确要丰富许多,同样一件事情,父母的认识可能比孩子深刻。

可是,父母没有认识到,他们的认识,可能来源于自己二十岁时的经验,而非孩子的。

天时、地利、人和,没有任何一个因素能回归一摸一样。

父母的苦口婆心,换不了孩子的贴心懂事,做出的选择也不符合自己固有的经验认知,“不听话”的孩子就伤透了父母的心。

但是其实,在此刻的条件下,纵使做出相同选择,也不见得会有和当初一样的结果。

不愿意放空自己,总想着证明自己的“对”,最终费劲心思却不欢而散。

颜阖被请去做卫灵公太子的师傅,去请教卫国的贤大夫蘧伯玉,如何才能与一个智慧又暴戾的人相处。

蘧伯玉给他举了一个例子。

汝不知夫螳螂乎?怒其臂以当车辙,不知其不胜任也,是其才之美者也。

意思是说:你不了解那螳螂吗?奋起它的臂膀去阻挡滚动的车轮,不明白自己的力量全然不能胜任,还自以为才高智盛很有力量。

这就是“螳臂当车”这个词的来源。

螳臂当车,自不量力,换个角度来看,决定车行驶方向的是谁呢?是马匹,或者说比马匹更强大的——人。

如果想要改变马车前进的方向,自己的力量太弱小,只会变成一场笑话,甚至变成一出悲剧。

要“挡车”,就必须让自己强大起来,成为马匹,甚至成为人。

螳螂的身躯小,匍匐在地上,他的挡车之举,很有可能就是来源于自身的角度和见识,觉得一块石头就是不可逾越的大山,一条水沟就是不能践行的大河,而偏偏这在更强大的对象面前,根本算不上什么。

一个公司中,总会有不少抱怨的声音,仔细听听,抱怨的都是些非常小的小事,这些声音往往来自于底层,而如果把这些人调往高层,这些问题就能解决吗?

其实并不一定,因为到了高层,他就会发现,有更多的大事等着决定,之前的抱怨相比之下不值一提。

这就是很多人疑惑的地方,我对公司的建议切实又有效,为什么得不到重视?就是这个原因。

庄子的这一篇,讲了高情商的劝说之道,不是去证明自己有多聪明,相反,是去找一个微妙的平衡,让双方能够在对等的角度下说话,不俯瞰也不仰视,不觉得高一等,也不觉得低一级,让自己觉得痛快的同时,也要让别人觉得舒服。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