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说.白岩松不《白说》
在喧嚣纷扰的俗世,把自己安放到一个角落,一卷在手,给精神开疆辟土,策马奔腾,岂不是人生乐事!
读书的快乐是每一个读书人内心都有的体会,不必多言。一直以来,总是怀着崇敬之心去和书中的思想交流,读书的姿势也是一贯的仰视。不能接受任何屏幕对文字的平面化,更不想用低头族的姿势翻看电子书,这也成了我读书的怪癖——非纸质书不读。
纸质书的文字是立体的,随着书页的翻转自带韵律,书香漫溢。就算一知半解,就算只看一个段落,内心都能美丽起来。从龟壳、竹简、丝帛、纸张,几千年来文字已经逐渐走到每一个人眼前,以它特有的样子渗透进人类基因。随着互联网+在各个领域的渗透,文字也有了崭新的载体,各种电子书,各种平台APP都能看书,甚至不用看,还有诸多的听书平台。人们阅读越来越方便,估计用不了几年“学富五车”这个词就已经没人能懂了,人们会用一年听书几百本,阅读几百本来定义和阅读有关的收获了。
同样是读书,纸质书是传统传媒,电子书是新媒体。不同媒体对内容的选择有着不同的标准, 纸质书相对严肃正统,新媒体相对更包容更开放。在我比较狭隘和主观的理解中,能够变成铅字的都是经过浪里淘沙,肩负传承使命的。并不是说新传媒的内容不如纸质书,而是我没有蛇吞象的野心,毕竟精力有限,只好有所舍弃。
书不是读得越多越好。几百上千本书的阅读量最终的意义也许就是数字的累积,可那又有什么意义呢?更睿智了,还是更通透了,文笔更好了?
读书是分阶段的。青少年时期需要多读书,积累和文字之间的默契,开阔眼界心胸,读书是在做加法。到了中年,生活开始践行断舍离,读书少而精,更侧重于思考和实践,读书是在做减法。年龄的原因,我不好揣测年老读书的体会,于我可能就是书越剩越少,最后只留一两本反复品读。这么想来,或许一直读书就为甄选最后留在身边的那两本吧?
我读书的习惯不是很好,很少记读书笔记,也不在书上写写画画,经常是一本书读完,大脑里文字片段少有残存,只保留了一些感性的东西。
人类就是一种喜欢透过感性的方式来获取理性的动物。这句话是在白岩松的《白说》里看到的,我知道老白并没有白说,于我而言,切中了内心深处的某种东西,可能也是我的读书习惯有关。
最近一直在看白岩松的《白说》。看到他说中国的传统教育,我深有同感。他说我们的传统教育教的是中心思想和段落大意,往往会忽略细节。当你问一个孩子,《约翰.克里斯朵夫》这本书为什么好?他会告诉你,因为这是名著,表现了“人要战胜自己”这样一个伟大主题。那《简.爱》为什么好呢?回答也是名著,被称为“女性的第二本《圣经》”,在文学史上占据重要地位。
最后,白岩松说了一句,如果读书只为读它的意义,那就没必要读书了,直接百度一下就好了。我相信一定有很多“聪明”的孩子比老白更早发现了这个方法,不得不说百度做得太成功了。
从这本《白说》开始练习写点什么,算是留作读过的痕迹吧。
(可乐写于2020年8月22日,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