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笔记·《少有人走的路》Part 2 爱(下)

2020-03-10  本文已影响0人  第十三个夏至

我们曾以为刻骨铭心的爱都不是爱,那真正的爱又是什么呢?

“爱是为了促进自己和他人心智成熟,而表现出来的一种勇气。”

爱所带来的勇气,让我们能够承受实现自我完善过程中的痛苦,对抗原始的惰性。爱,需要付出努力,在发自内心爱别人的过程中,我们要充分了解对方的需求,这就需要我们给予无条件的关注。

“著名心理学家罗洛梅说过:‘如果用现代心理分析工具去分析每个人爱的意愿,我们就会发现,爱的意愿的本质,其实是一种关注。为了完成意愿所需要的努力,就是对关注的努力,也就是努力去关注。’”

派克先生指出“努力倾听”是体现关注最重要的方式。而回望我走过的二十余年,我很少全身心地听别人倾诉,却总忍不住向别人倒苦水,还没有意识到人家是否愿意聆听。实际上:

“在大部分的倾听中,我们扮演的角色都不是接受者,而是给予者。”

作为学生,我们应该认真倾听老师授课,以此丰富学识并给予尊重;作为子女,我们应该耐心倾听父母的说教,即使不能相互认同,也能用他们的经验警醒自身并表示理解;作为朋友,我们应该聆听他们的心情和需要,给予温暖,共同成长;作为未来的父母,我们应该在有限的时间里用心倾听,让他们拥有存在感、亲密感,更好地理解孩子,从而成为更好的家长。

“爱是一种特殊的‘任务’,‘非爱’的本质则是懒惰。”

不要因为一时的偷懒,而放弃倾听,你永远不知道失去的是多么治愈、美好的时光。

“在某种意义上,心智的成熟(也即爱的实质)需要勇气,也需要冒险。”

爱,需要承受失落的风险。

“完整的人生势必伴随着痛苦,其中最大的痛苦之一,就是心爱之人或心爱之物的逝去。”

我幼时便因为想到有一天父母将离开人世而哭泣,从此便不太敢想太久以后的事。就像那句挺流行的话——“你永远不知道明天和意外哪个先来”,其实自人类诞生之日起就注定了每个个体消亡的结局,与其在已成的定局中担惊受怕,不如珍惜这短暂时光,活在当下。

“选择了生活与成长,也就选择了面对死亡的可能性。”

选择了爱,也就选择了面对失去的痛彻心扉。我不会再自私地希望自己是最早离去的那个,我选择爱这个世界,因此我能勇敢地承受随之而来的痛苦。

爱,需要承受独立的风险。

“一个人必须大踏步前进,实现完整的自我,获得心灵的独立。尊重自我的个性和愿望,敢于冒险进入未知领域,才能够活得自由自在,使心智不断成熟,体验到爱的至高境界。”

这里的爱,指自尊自爱。因为爱自己,所以想努力变得更好。派克先生提到,人生最大幅度的跨越和成长大都出现在青春期。我想我在初中第一次面对比较大的障碍需要跨越时,由于无法忍受独立生活的痛苦,白日觉得像罩在玻璃里的人,与世界格格不入;夜晚想家到止不住地哭;凌晨又在隔壁食堂锅碗瓢盆的碰撞中醒来,想着又如何面对新的充满痛苦的一天......从那时起,我开始收敛自己,变得不再开朗、无忧无虑,戴着一层灰色滤镜看向这个世界。

父母敌不过我苦苦央求,又把我带回深圳。仿佛从那时起,我心里就埋下了懦弱和逃避的种子,在黑暗的角落默默地汲取养分,再以毫不察觉的方式反噬我。我就这样抱着一种侥幸,觉得自己是个幸运儿,眼前的坏事会自然而然地变好——结果中考并不理想,我也因此回到重庆复读。

我已经忘记了我是怎样变得越来越敏感、憎恨自己,现在回想起来,它们更像本就是我身体的一部分,在成长过程中显露出来。可惜的是,我心灵的成长赶不上环境的变化,甚至到现在我还没能够完全独立。以前我总会抱怨长大是如此的难受,长大的意义又在哪里,其实我不过是想逃避责任和成长的痛苦罢了。也许是因为我成长的迟缓导致我一度厌恶自己,无法做到自尊自爱,也没有勇气向前迈进。我时常有种原地踏步,与周围的同伴渐行渐远的感觉。

所以我今年需要学习的就是怎样接纳自己、尊重自己、独自学习如何成长。我是独立的,所以我才能自由。

爱,需要承受投入的风险。

当我们投入和付出时,我们始终带着对回报的期待,而现实中我们却不一定得到相称的回报,甚至有可能受到伤害,因此采取了消极的防御机制。

“如果童年时没有从父母那里得到爱,就会产生极大的不安全感,到了成年时,就会出现一种特殊的心理疾病——他们总是先发制人地‘抛弃’对方,即采取‘在你抛弃我之前,我得先抛弃你’的模式。”

我的不安全感可能来自于对自己的不自信,因此也有过害怕受伤和失望把自己和他人隔绝起来的时候,催眠自己说独自一人也很好,不需要任何人的理解和支持——事实是那时比任何时候都需要。而道理是“得之我幸,失之我命”,得到回应,应当怀有感激,感到失望,却是人之常情。

爱,需要承受冲突的风险。

因为爱,我们能与所爱之人相互指正、共同成长,因此真正的爱,不可避免地会产生冲突。我们既不能自以为是,因为冲动、不满、愤怒随意指责他人,也不能为了避免冲突而对他人的问题视而不见。我们在为帮助别人而提出批评时,应当先自我反省,审慎地提出建议,以一颗谦虚而包容的心对待他们。

爱,需要约束。

“真正的爱,珍贵而有限,应该倍加珍惜,妥善使用。

充满爱心的人,希望能尽可能地爱更多的人,但所要付出的精力却不是常人所能轻易承受的,因此我们应当有所选择和取舍,即使那可能是异常艰难的。对于那些“把心灵藏在厚厚的盔甲里”的人,我们应当适时放弃——这并不是冷漠,而是珍惜我们的爱。

“自由与约束相辅相成,没有约束作基础,自由带来的就不是真正的爱,而是情感的毁灭。”

例如在婚姻关系中,我们对配偶许下承诺,对子女负责,而在婚姻之外寻求异性的爱,却是不负责任的行为,只会带来伤害。

爱,需要尊重被爱者的独立。

“付出真爱的人,应该永远把爱的对象视为独立的个体,永远尊重对方的独立和成长。”

然而大多数父母却总“对子女的独特性视而不见”。就像我的母亲,总觉得女孩子就应当做稳定、轻松些的工作,公务员便是首选,这才有时间照顾家庭、保养自己,不要像她一样在企业操劳半生却一无所获。但于我而言,我并不认为男女间有什么除了先天条件之外的本质差异,其他都是社会、文化所带来的,在对家庭的付出中,双方是平等的,是应当相互妥协而不是简单的“男主内,女主外”。再者,我并不喜欢从政,也不想每日按部就班却找不到工作的意义。而每次我们争论,谁都说服不了谁。她只以为我是不懂事,未经社会洗礼才如此“天真”,可我并不是她人生的延续,也不是她人生的第二种可能。无奈的是,所有的父母,都是第一次担这份差事。

诗人纪伯伦说:

“你的儿女,其实不是你的儿女。

他们是生命对于自身渴望而诞生的孩子。

他们借助你来到这世界,却非因你而来,

他们在你身旁,却并不属于你。

对于朋友、爱人,亦是如此,我们谁也不欠谁,不为谁而活。我们爱彼此,也正是因为你是你,我是我。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