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适度 ,把握生活
今早吃好饭打算去舅舅家串一下门,趁着寒假多陪陪外婆,当我刚踏进院子时,我表妹就大叫一声:“姐,你来啦,快,救救我,我要死了……”
我:“……”
还没等我从她的热情中反应过来,她就已经把手机塞我手里。
我看了眼手机,是一个关于成语的游戏,给你三十二个汉字,找出四个字组成一个成语,时间大概三分钟,对手由系统根据你的等级自由分配,先将八组成语找全的为赢家常,超时不胜为平局。
我正打算问怎么玩,她就说:“姐,快点啊!对手太厉害了,他再找出三个我就完了,你只要按成语的顺序点出来就可以了。”
我默默看了眼她的战绩,差点气绝。人家就差三个,而她只找出了两个,真的就两个。
这时候暗恨自己不会翻白眼。
等我细看成语的时候,发现挺简单的,很多都是现实生活中常用的成语。所以赢得也挺轻松。
结束了这一局,表妹说,玩了一早上,想赢太难了。
我又看了眼她的段位。青铜二,一早上?认真的吗?
我是不是该庆幸她拥有这份“不惧失败”的“可嘉”勇气。
后面她被我外婆叫去切香蕉,反正没事也就帮她玩着。等她回来已是半个小时后,我已经连胜十几局。
没有自夸的意思,是这些成语真的不难,玩到后面发现每一次都会有两组成语是重复的,当然,越往上难度也会适当增加一些,后面有些她不认识倒也正常。但我对她的成语量还是有些意外。
表妹今年十五岁,初三。她的成绩不算太差,一直保持在班里前三。但是我从来不知道她的成语量这么少。
她的解释是,老师课上不教。
课下不说我也知道,没时间学,学不进去。
表妹爱玩游戏,玩的种类也多,不过这还是我第一次见她输得这么惨。
我和她不一样,我从小不擅玩游戏。特别是电子类的。
我们家有三个孩子,父母为示公平,小时候家里的游戏机都是轮着玩,谁输谁下场。记得小时候我哥和我弟的学习成绩都不如我,但玩游戏我每次都是最次的,所以小时候我一度认为男孩子玩游戏就是比女生厉害。后来上了大学,认识了带着男生升级打怪的舍友们,那指点江山的气势,我深深认清了我不济的实力。
可能是小时候玩游戏输的次数太多,年岁小又没定性,渐渐的就不喜欢玩游戏,导致长大后,别说电子游戏,就是朋友间的真人游戏我也提不起多大兴趣。但其实我从小还挺佩服玩游戏厉害的人。
我觉得人生就是用来玩的,至于怎么玩,只要不触及法律,不损人利益,尽力让自己开心没有什么不对。偶尔的放纵也没什么。
只是如果人生不能一次就醉生梦死,为了防止醒来一场空,那凡事应该把握个适度。
谈及适度,纵观我身边的朋友,成年人其实不必多劝,因为几乎没用。至于年龄较小的,能吸引他们的游戏多的是,父母的引导和教育是关键。
关于游戏,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很多人以为自己在游戏人间,但如果哪天当你放下手机,发现很多东西你还没努力就已失去,这时,恭喜你,你已被人间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