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焦点化第152天 共情知几分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卡尔.罗杰斯的共情表现有如下特点:
1.面目慈祥,令人倍感亲切。
2.话语精炼,令人听得明白。
3.同感一步到位,令人感到温暖。
4.反馈及时无误,令人感到理解。
5.亲切中有距离,令人肃然起敬。
6.沉默中有交流,令人感到温暖。
7.肯定但有所指,令人感到实事求是。
8.面质但不伤人,令人感到被尊重。
共情是人本主义创始人罗杰斯提出的,是指体验别人内心世界的能力。包含三个方面的含义:
1、咨询师借助求助者的言行,深入对方内心去体验他的情感、思维;
2、咨询师借助于知识和经验,把握求助者的体验与他的经历和人格之间的联系,更好地理解问题的实质;
3、咨询师运用咨询技巧,把自己的共情传达给对方,以影响对方并取得反馈。正确理解和使用共情,应当注意以下几点:
1.咨询师视角需要转变,务必要从求助者的角度而不是自己的角度看待求助者及其存在的问题。
咨询师要把自己放在求助者的处境中来尝试感受他的喜怒哀乐。对此感受越准确、越深入,共情的层次就越高。有些初学者往往以自己为参照标准,这样就无法设身处地,也就无共情可言。因此初学者可多提醒自己:“我是否主观性很强?”“我是否对求助者抱着开放接纳理解的态度?”“我是否做到了设身处地地进入到求助者的内心世界中去?”
2.共情的基础不是有与求助者相似的经历和感受,而是要设身处地地理解求助者及其问题。
3.表达共情要因人而异
比如,一位把述说作为目的的求助者与一位把述说主要作为提供资料手段的求助者比较,前者更需要共情。一般来说,情绪反应强烈的与情绪稳定的,表达比较杂乱的与表达清楚的,寻求理解愿望强的与理解愿望平平的,前者应给予更多的共情。
4.表达共情要适时适度。
共情应适时适度,不宜在会谈中间随便插入,否则容易破坏情绪。共情反应的程度应与求助者的问题程度、感受程度相适应。过度,会让人感到咨询师小题大做。不足,会让人觉得理解不够。
5.表达共情要善于把握角色
角色把握在共情时显得特别有意义。咨询师要能进能出,出入自如,恰到好处,才能达到最佳境界。有些咨询师确实做到了设身处地,以致同喜同悲,而完全忘记了自己的角色,这样就可能失去客观性。咨询师应能保持客观公正的立场,防止完全受来访者情绪的影响。咨询师的共情是指体验求助者的内心“如同”体验自己的内心,但永远不要变成“就是”,这是共情的真谛。
6.表达共情应考虑到求助者的性别、年龄和文化背景等。
比如西方心理咨询师有时可以用拥抱、抚摸甚至亲吻表达自己的共情,但中国的问话不允许这样。一般同性之间可以有某种身体接触,比如咨询过程中咨询师握住求助者的手,以表达共情,这在同性中可以用,异性间则不允许,尤其对年轻异性。女性之间有时会有爱抚的动作,比如女咨询师对以为处于悲痛中的女子可能会搂抱、爱抚,以传达之间的关切和理解,但不可用于异性之间。
7.表达共情要善于使用躯体语言
共情的表达除了言语表达外,还有非言语行为,如目光、面部表情、身体姿势、动作变化等等。有时运用非言语行为来表达共情比言语表达更简便而有效,咨询中应重视把两者结合起来。
8.咨询师必要时要验证自己是否做到共情,得到反馈后要及时修正。
当咨询师不太肯定自己是否达到了共情时,可使用尝试性、探索性的语气来表达,请求助者检验并做出修正。如:我感觉你似乎/好像/有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