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自具足

2023-02-01  本文已影响0人  桐禾

佛教有个词语叫“本自具足”。即每个人其实都是什么也不缺的。

阳明先生也强调:“心即理”,这是王阳明心学的第一个核心思想。他告诉我们,所有的道理其实都存在于我们自己的内心。我们需要的不是向外求,而是向自己的内心求索,也就是向内求。

人生的意义,生命的意义,乃至世界的意义,都不是外界赋予的,而是你自己的内心为你自己附加的意义。你觉得你的生命是有价值的,有意义的,它就是有价值有意义的,我们需要做的只是让自己的内心找到这个意义而已。

向内求其实也是在不断拓展看问题的维度,也就是不断提升自己的智慧。

回到现实生活中,有人始终在在一维看世界、有人在二维看问题、也有人从三维看问题,就像走迷宫,如果你在三维看问题,迷宫是非常容易走出来的,反之无法解决,即使走出来,也是运气。

于是有人提出是不是还有四维、五维甚至无穷维,我们常人无法想象的那种维度。

但是我个人曾经非常困惑于老人家的一句话:长出来的是志气、教出来的是臭气。既然这样为啥还要学校和老师。然而最近随着年龄的不断增长,还真逐渐认同这个观点。

这句话其实根本没错,但是每个人长出志气的时间是不同的。在志气未出来之前,所有的外力显得苍白无力。

现在觉得所谓“志气”的力量犹如种子发芽、长根的过程,一旦根找到泥土,它就会主动汲取营养,苗就不断向阳而生,外力根本控制不了。

如何才能激发一个人的志气呢?我认为我们的理想、信念并不是一个人的志气。一个人的志气应该是这个人与生俱来的特长或者兴趣。因此激发一个人的兴趣便是我们的关键。

有些人很小就知道自己的兴趣,而且他们的兴趣是非常符合时宜,所以他们就很容易成功,活得也非常舒畅,就是成功人士。这个无论在科学界、艺术界都有这样的人物在。

但是我始终认为即便你已经清楚认识到自己的兴趣或天赋,你的努力和刻苦也将一直伴随着你走向成功的道路。

就像即便你已将根牢牢地扎向泥土深处,你也一直向阳而生,但是外界环境依旧不可忽略、不可控制。所以只有百折不挠,坚定方向的人才能得到最后的胜利。

我相信这些人已经是非常幸运之人。从小就明白自己要干什么。还有很多芸芸众生根本不清楚自己到底会干什么。只是随波逐流,人云亦云。人性中的从众心理显露无遗,很有可能一辈子就这么匆匆走过。

又想想可能世界本来就是这样。自从有人类以来一直就是这样。极少数人才会是天之骄子、少数人是人上人、绝大多数人是普通凡人。

凡人如我也是本自具足的。否则怎么会想那么多事情。在这样一个阴冷的上午在新世纪公园跑了一圈、然后记录下自己所思所想。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