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枫投稿社优秀文学作品选简友广场

丰富性代替不了专业性,一切都得从喜欢开始。

2023-01-04  本文已影响0人  白书浅

我们这个煤矿大院子外有个小超市正好开在大门的右前方,大概有十几米远就到了,再往前走三户人家还有一个小超市。

但是规模都没有院里的大,卖的商品也不如院里的全,而且院里比外边的看上去更加整洁和正规。

他们三家和一个食堂构成了这个煤矿的小商业圈。

先说院里的这个超市虽然正规一些,但是做得也并不让人满意,第一是有点小贵,第二每个月还摊派工人们至少一百元以内的小票,这让工人们很是反感,但还是因为商品比较全,而且还干净方便,所以几乎是碾压外面那两家的存在。

如果比较院里院外的差距,可以说院里边吃肉,外边那两家却连喝汤都难。

想一想为什么他们的差距那么大呢?

从整体上来讲,他们都是个体经营,但是外边那两家却让人失望。

我偶尔也去几次,觉得他们相差的真不是一星半点。


因为位置原因外边的客流量不是很多,但是他们的办法却是拼命地增加品类和降低价格,以此希望增加客流量,然而导致的结果就是有许多的菜没人买,然后不是烂掉就是坏掉了。(夏天我看见那些肉落上了苍蝇,冬天我买回来的豆牙已经发粘,然后我就扔掉了。)生活用品区上的商品已经落了厚厚一层灰也不去擦,简直脏到离谱。

虽然卖得便宜,但是去的人却很少。

然而在这一年多的接触中,我觉得他们两家还是有机会翻盘的,最起码挣个工资钱我认为没有任何问题。

比方说,建一个快递驿站,这在城里的一些超市里已经是非常流行的经营策略,但是他们两家却没有一家这样去想,导致后来所有的快递都转给了邮政。

我有一次对其中的一家说了这件事,那个老板却不以为然,又说怕麻烦,然后就不了了之了。

然而这个院子里每天的快递量至少也有百十来件,(因为这里交通不便,所以大部分的生活用品大家早已习惯在网上买了。)

就这一条我敢肯定可以养活外面任何一家超市,可是他们没有做这件事。

还有就是微信群营销,这个院子里有将近2000多人,有一百多个家属房,如果能吸引五百人入群,每天打几个特价广告,又会吸引多少闲人来购买呢?

算一算这里大多数工人都差不多有15000元的工资,平均每月消费在吃上保守估计也会在1000元左右,2000人乘以1000元就有200万的流水,也就会有15到20万的净收入,然而就算分走三分之一也至少有4万到5万元的收入啊。

但是这一切都没有发生,看一看外边那两家连最起码的收银台和监控都没有,因为平时每一次去她家的时候,她的母亲都紧随其后,然后眼睛就直勾勾的瞅着我,我刚开始还不知道为什么,后来才明白原来是怕我偷东西,这让我觉得又好笑又生气。

再看她对卖货这件事的态度,每一次应对都像机器人似的没有任何表情,甚至是一种疲惫和麻木。

几乎所有的买卖都凭感觉,坏了的东西能卖就将就着卖,不能卖也不舍得扔,这就是他们的经营理念,但是在我看也终究是落在了这个时代的后边。

我有时很怀疑他们究竟想过这样的问题没有,后来我才明白他们为什么不愿意改变了,原因是他们不喜欢做生意,更不觉得做生意是一件多么有趣的事,所以他们越开越觉得没有什么意思。

简单点说就是为了生活他们不得不干个买卖,但是又觉得有些劳心费神的悲观,然——如果没有那份热情又怎么能做好这门生意呢?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