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大家成长力量

【名著阅读】我走过的读诗路

2018-12-24  本文已影响48人  吴老师教语文
【名著阅读】我走过的读诗路

古典文学研究专家叶嘉莹说:“读诗的好处,在于培养一颗美好的活泼不死的心灵。”

只是,我很惭愧,我不懂诗。但是,看了叶老师这句话,我愿意走近它,了解它。

于是,我从阅读《艾青诗选》开始,走上了我的漫漫读诗路。

那么多的诗歌呀,我能看懂的不多。但我,不能放弃,我硬着头皮,一首一首读下去,慢慢地发现有一些诗歌,居然我还能略知一二,还有一些诗歌,居然我还感同身受地读出了自己的影子。我欣喜于这样的发现,欣喜于这样的领悟,越来越对诗歌有了感觉。

于是,我对读不懂诗歌的孩子们说:“对于《艾青诗选》,读不懂,没关系!老师也是大部分读不懂,但是老师一直在坚持读下去。读着读着,你就会突然就发现,对一些诗歌,你慢慢地就找到了感觉。甚至不由自主地感叹‘艾青的诗歌里藏着那么多宝藏’!”

这里有深沉的爱国情:

《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节选)

现代·艾青

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

寒冷在封锁着中国呀……

……

中国的痛苦与灾难

像这雪夜一样广阔而又漫长呀!

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

寒冷在封锁着中国呀……

中国,

我的在没有灯光的晚上

所写的无力的诗句

能给你些许的温暖么?

《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这首诗读起来让人内心顿生一股悲凉,那浓浓的感叹里,担忧里,是深沉的爱国之情呀?“雪”“寒冷”“痛苦”“灾难”“封锁”一连串冷色调的词语,写出了当时中国的艰难处境,也暗含了作者的哀与痛。“我的在没有灯光的晚上,所写的无力的诗句能给你些许的温暖么?”作为一个文人,只能用这诗行来表达对祖国的这份挚爱之情。

这里有动人心弦的力量:

印象比较深刻的一首诗是《礁石》,那段时间,我正经历着一场困境,几乎不能自拔,但是,当我看到这首诗地时候,我突然刘找到了出口,确切地说,是这首诗拯救了我:

    《礁石》

一个浪,一个浪

无休止地扑过来

每一个浪都在它脚下

被打成碎沫,散开……

它的脸上和身上

象刀砍过的一样

但它依然站在那里

含着微笑,看着海洋……

当我读完这首诗歌的时候,我突然就想了自己面临的困境,哪有“礁石”遇到的困境更大呀,“一个浪,一个浪”无休止地“扑”过来。浪的摧残是何等猛烈,何等凶狠,“脸上和身上像刀砍过一样”,二我们的“礁石”呢,“含着微笑,看着海洋”。我的脑海中就一下子浮现出了两个字‘坚强’“不屈不挠”“敢于斗争”一系列的正能量。于是,我释然了。

我们每个人的这一生都会不可避免地经历来自外界的伤害,我们怎么面对?是勇敢面对,还是消极逃避,甚至从此一蹶不振。看看礁石,面对那‘无休止的扑过来的浪’,它是怎么对待的呢?对,它是‘依然站在那里含着微笑,看着海洋……’。这首诗让我找到了共鸣,就像我生活给我的暴风雨,我撑不下去的时候,我就要学一学‘礁石’的精神。”

这里有坚强不屈的抗争:

觉醒之后,我又看到了《艾青诗选》的这首诗――《他起来了》:

他起来了——

从几十年的屈辱里

从敌人为他掘好的深坑旁边

他的额上淋着血

他的胸上也淋着血

但他却笑着

——他从来不曾如此地笑过

他笑着

两眼前望且闪光

像在寻找

那给他倒地的一击的敌人

他起来了

他起来

将比一切兽类更勇猛

又比一切人类更聪明

因为他必须如此

因为他

必须从敌人的死亡

夺回来自己的生存

还比如,里面的一首诗《马头琴》:

我读出了忠贞不渝,更感受到彻骨的愤怒。

于是,在诗的路上,我继续行走。

这首诗塑造了一个巨人形象。也象征了当时的中国这条沉睡的巨龙,在遭受了那么多的践踏和屈辱之后的觉醒与斗争。同时,我们也可以从这首诗读出自我,读出一个不甘任人欺凌的人的觉醒。

这里有深情款款的赞颂:

《光的赞歌》

《光的赞歌》(节选)

      艾青

每个人的一生

不论聪明还是愚蠢

不论幸福还是不幸

只要他一离开母体

就睁着眼睛追求光明

世界要是没有光

等于人没有眼睛

……

世界要是没有光

也就没有扬花飞絮的春天

也就没有百花争艳的夏天

也就没有金果满园的秋天

也就没有大雪纷飞的冬天

世界要是没有光

看不见奔腾不息的江河

看不见连绵千里的森林

看不见容易激动的大海

看不见象老人似的雪山

要是我们什么也看不见

我们对世界还有什么留恋

……

只是因为有了光

我们的大千世界

才显得绚丽多彩

人间也显得可爱

光给我们以智慧

光给我们以想象

光给我们以热情

光帮助我们创造出不朽的形象

经历了土地的沦丧三四十年代,走过了建设时期的五十年代,又经过了十年浩劫的六七十年代,诗人艾青对于光的渴望太强烈了,当它看到光明来临的时候,那种喜悦之情溢于言表,他毫不吝啬地赞美“光”。

我的读诗路,艰难而又有趣,我很感谢这样一段历程。

读诗的路上,我还在继续――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