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面的帝

2023-12-16  本文已影响0人  已锁定

由甲骨卜辞看来,首先殷人以为先王死后,可以升天配帝。如武丁时卜辞说:

贞咸宾于帝。

贞咸不宾于帝。

贞大□宾于帝。

贞大甲不宾于帝。

贞下乙□于帝。

贞下乙不宾于帝。(乙2293、2455、7167、7198、7434、7511、7549、8328)

武乙、文丁时卜辞说:

庚子卜,咸□于帝。五月。(南明50)

王死后称帝,亦见《大戴礼记》及《礼记》。《大戴礼记·诰志》说:“天子卒葬曰帝。”《礼记·曲礼下》说:“天子崩后,措文庙,立之主曰帝。”郑玄《注》:“同之天神。”孔颖达《疏》:“曰帝者,天神曰帝,今号此,主同于天神。”

吕大临说:“鬼神莫尊于帝,以帝名之,言其德足以配天也。”《公羊传·成公八年》何休引孔子说:“德合天者称帝。”王卒后称帝,以其德合于天,同于神,因而可以配天。这与甲骨卜辞先王可以宾帝,天上的至上神称帝,人王祭其生父亦称帝,是完全相合的。

殷代天上的至上神称帝,人间的最高统治者亦称帝,其分别在于,人间的最高统治者于帝前或帝后另加先王之名。

又因为神帝在天上,所以有时候就在帝前加一上字称上帝。人间的最高统治者,则相应地在帝前加一王字称王帝,以示区别。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