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见日常随笔记读书

书时光(6):杨苡,一百年

2023-02-02  本文已影响0人  蕉下客deer
杨苡

2月2日,正月十二,阴,6-11度

我的微信群里有个读书圈子,圈子里的人层次都不低,有知名的教授学者、全国读书界名流,以及一些专业和业余的作者,基本上都是出过几本书的,哪怕是自费出版。受圈内大佬专业趣味的影响,大部分人的阅读兴趣为现当代文学。我对现当代文学不感兴趣,又无文采和学识,很少与师友互动交流,只是隐身其中,默默关注、学习师友的文章和言论,了解最新书讯和文坛动态。

但凡有文化老人去世,这个圈子总会在第一时间发出讣告。紧接着,书友们接二连三转发,集体悼念。这个冬天颇不平静,数位文化老人相继离世,1月27日就走了两位著名的翻译家。一位是福克纳作品的译者李文俊先生,另一位是《呼啸山庄》的译者杨苡。他们译著都可称得上翻译界的典范之作。见圈子里都在阅读这本《杨苡口述自传:一百年,许多人,许多事》,我也上网买了一本。

杨苡女士辞世时104岁,她可不是一般的百岁老人,是中国最后一位贵族小姐。这本书里讲述了她显赫的家世。她的祖母吴家曾在慈禧家族落难时提供过救助,慈禧当权后,吴家就飞黄腾达。杨家也跟着沾光。杨苡祖父五兄弟参加科举,四人中了进士,点了翰林。其中杨士骧做了直隶总督 ,杨士琦是袁世凯的心腹。杨苡的亲祖父杨士燮只做过知府。她的父亲曾任天津中国银行的行长。可在她出生那一年去世了,所以她从小就背负着“妨父“(克父)的罪名。《红楼梦》里说“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尽管杨父早早离世,且杨父将全部家产都存在银行,未储备硬通货,在纸币贬值时,杨家财产大幅缩水,但杨家始终过着在我们普通人眼里挥金如土的生活。杨苡姐妹就读女子教会学校,每人每学期光学费就要三四百大洋。家中奴仆成群,杨苡的哥哥杨宪益在家中的待遇活脱脱就是一个现实版的贾宝玉。

从杨苡的自述中我发现,在旧时封建大家庭中等级森严。嫡出与庶出的地位是完全不一样的,男女也是不平等的。杨苡的母亲是姨太太,她和姐姐从小就受到正房大小姐的歧视,常在人前嘲笑她们是姨太太生的。包括她过继给正房的亲哥哥杨宪益在不明自己身世时,也欺负过她们。杨苡的亲姐姐杨敏如的性格像探春,自尊要强。而杨苡除了庶出的身份外,又添一个“妨父”罪名,所受的待遇连其姐姐都不如,小时候连饭都吃不饱,常到下人碗中解馋。她的性格比姐姐柔顺,从小贪玩,学业上不怎么上心,情感上比较依赖哥哥姐姐。到老,还像个不谙世事的小妹妹、小姑娘。此书,读起来有点童言无忌的感觉,虽然是杨苡先生口述,他人代笔撰成。

书中写到很多人。她的亲族,中西女校的同学以及西南联大的师友,可以说,都是那个时代的名门望族、风云人物。其中有两位人物在她的感情世界中比较特殊。一位是巴金的哥哥,她称之为“大李先生”,从其自述中看来,她对大李先生至死都有一种朦胧的情愫 ,但她不承认这是爱情。而对她白头偕老的丈夫赵瑞蕻始终抱着鄙视和厌恶的口吻。我实在想不明白,既然如此讨厌一个人,为何会与他过一辈子。既然过了一辈子,斯人已入土,死人为大,她临死前仍不放过他。好像不与之划清界限,就死不瞑目似的。这也许就是她孩子性格使然吧。

总之,这是一本很好看的书。昨天下午收到书,连夜打开,读到今天中午,一气读完。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