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优雅,终被看见——读《刺猬的优雅》

2021-01-23  本文已影响0人  如月如月
网图

“外表全都是刺,防守严密,内心却像刺猬一样细致,喜欢伪装成懒散的模样,特别爱好孤独,而且非常高雅。”

      ——《刺猬的优雅》

《法兰西晚报》曾这样评论一部作品:“继玛格丽特·杜拉斯《情人》后,以长销之姿雄踞畅销传奇”,这部作品就是法国著名作家妙莉叶·芭贝里的《刺猬的优雅》。

我是在看了根据原著改编的同名电影之后找来原著读的。倒底还是读原著过瘾,更为丰富精彩,电影删减了太多的内容。

小说以巴黎高档住宅区一幢公寓为背景,以看门人勒妮自叙和少女帕洛玛日记的形式,反映了作者对社会现实和人类生存境遇的思考,体现了作者对生命意义和艺术真谛的探寻。

小说的主人公勒妮,是巴黎一幢高档住宅区的门房。这幢住宅区里住着的都是身份地位显赫,有权有势的富人。从外表看,勒妮是一个寡居、年老(54岁)、肥胖、粗陋的门房,她故意在人们面前显示出一种浅薄无知的样子,以符合人们心中固有的门房形象。但她的内心深处却是一片葱茏的绿洲。她每天打开电视,让别人以为她就是一个只会看电视的门房,其实她从不看电视,“她将生命的每一分钟都用于读书、看电影和听音乐”,她读书涉猎广泛,文学、哲学、现象学等都有涉猎,且有自己的独特见解。她能欣赏马勒、莫扎特的音乐,荷兰画派和意大利画派,喜欢日本导演小津安二郎的电影,对茶道、家庭装饰等都有独到的见解……她像刺猬一样,“伪装成懒洋洋的样子,喜欢封闭自己在无人之境,却有着非凡的优雅。”

网图

勒妮的优雅,有谁看得见呢?那些高档住宅区的人,他们抬着高昂的头颅,对她呼来唤去,他们从未看见她。

除了勒妮唯一的朋友女佣曼努埃拉,小津格朗是第一个看见勒妮的人。小津格朗是一位有着极高文学艺术修养的退休音响设备商,因购房进入这幢高档小区。第一次见到门房勒妮,因勒妮说了一句“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而引起了他的注意,后来小津给勒妮送来了一套托尔斯泰的《安娜卡列尼娜》,且邀请勒妮共进晚餐,他对勒妮说:“您是个不平凡的人。”他们心有灵犀,能一起讨论艺术,相处的感觉很美妙,后来小津先生又邀请勒妮一起去餐馆庆祝他的生日,他让助理给勒妮送来了一套新衣服,当勒妮穿着新衣服去赴约时,小津先生对她说:“哦,您真优雅!”他们的相处十分愉快、默契,以致双方都产生了美妙的感觉,在这次约会结束时,小津先生对勒妮说:“让我们做朋友吧,甚至做所有我们想做的事。”勒妮在挣扎与纠结中一步步感受到被看见的幸福,她真实的自我在小津先生面前逐渐打开,她似乎已打算去爱。

第二个看见勒妮的人是十二岁的少女帕洛玛。帕洛玛出生于这幢住宅区一个贵族家庭,她天资聪颖,但性格怪异,她厌恶她的家庭环境,她找不到人生的意义,她每天偷一粒妈妈的安眠药存起来,打算在她十三岁生日这天自杀。一次因姐姐科隆布让她去找门房帮忙取包裹而与勒妮认识,她发现了勒妮的秘密,在一间大家看到的门房里面有一个摆满书的房间,她对勒妮说:“你找到了一个藏身之地”,她看见了勒妮优雅的一面,她于是喜欢上了这个门房,经常到门房来,与勒妮聊天,勒妮的言传身教,给了她希望,也救赎了她,让她改变了对人生的看法。而她们之间,也产生了如母女般的感情。

许多年不被看见的勒妮正在走向幸福,她生命的火焰刚刚被爱点燃,可遗憾的是,勒妮死了,因为救一个流浪汉而被洗衣店的车撞了。帕洛玛曾对勒妮说过:“重要的不是死亡,而是在死亡的那一刻,我们在做什么。”勒妮呢?在那一刻,她正准备去爱一个人。悲剧的结局让人有点难以接受,但转念一想,勒妮的优雅,已被看见,她感受过了被尊重与被爱的幸福,她的生命也算是拥有过圆满了。就像迟子建说的那样:“生活永远不会圆满的。但是,曾经拥有过圆满,有过,不就足够了吗?”

生命短暂,艺术永恒。勒妮的优雅,源于对艺术的追求和对美的珍视,她说:“艺术,就是生命,不过却遵循着另一种韵律。”帕洛玛说:“活着,就是要随时随地捕捉那转瞬即逝的片刻时光。”

因为勒妮,帕洛玛放弃了自杀的想法,她要追求这“曾经”中的“永远”,追寻这人间之美。相信她也会成为一个优雅的人。

生活中,或许我们每个人都像刺猬一样有着两面性,一面是别人眼中的自己,一面是真实的自己。真实的自己往往藏匿在别人眼中的自己之后,并不是每个人都看得见。其实能不能被看见都不重要的,重要的是一个人如果从书籍或其他艺术中找到了一个藏身之所,或者学会了从日常生活中捕捉那些转瞬即逝的美的时刻,其实也就拥有了一种优雅的气质。

网图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