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懂一本书的内容
读《如何阅读一本书》第八章 与作者找出共通的词义、第九章判断作者的主旨
分析阅读是阅读的第三个层次,是系统、全面的阅读。它包括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透视书的架构,形成对一本书的整体认识。
第二个阶段是掌握书的内容,弄清楚作者表达的观点及其前因后果。
第三个阶段是客观评价一本书,建立起书与自己的关系。
每个阶段都有各自的原则,第一个阶段的四个原则如下:
第一个原则是给书做分类,知道正在读的书属于哪一类。
第二个原则是用一句话概述正在读的书。
第三个原则是找出书的重要章节,整理出书的大纲。
第四个原则是找出作者试图通过一本书要解决的问题。
分析阅读第一个阶段的四个原则帮助读者看到整本书的结构。
分析阅读第二个阶段是掌握书的内容
在这一阶段,读者要看到书的血肉,了解作者用怎样的内容 、按照怎样的顺序填充并支撑骨架。
第二个阶段也有四个原则,掌握这四个原则既要明白字面意思,更要了解字面背后的含义。
第一个原则是找出关键字(词),并理解它们的意思。
怎么找关键字(词)?
积极的办法是根据一本书的分类(分析阅读的第一个阶段的第一个原则里提到书的分类),了解这类书的专有术语。比如:数学里“加”、“减”、“乘”、“除”,几何里的“点”、“线”、“面”。再比如这本书里“阅读”、“单字”、“句子”,“文法”、“逻辑”、“修辞”等等
消极的办法是,读书时留意那些让自己困惑的字(词)。这点很重要,不同于检视阅读时的快速浏览,分析阅读要能搞定那些影响自己阅读的字词,否则可能不能知道作者在说什么。
搞懂关键字(词)的意思也有两个方法:
一个方法通过定义及其例子来掌握字(词)的含义。
另一个方法是通过上下文来推敲关键字的含义。比如本书第八章标题是“与作者找出共通的词义”,一开始我不是很明白“共通的词义”怎么理解,在完成这一章的阅读之后了解到,作者想要表达的意思是“由于存在着一词多义或者多词一义的情况,在读书时要能理解一本书的作者在这本书里用字的意思,与作者形成共识,避免歧义”。
明确了关键字的意思后,接下来是找关键句,通过关键句子了解作者的主旨(观点、思想、意图)。
第二个原则是找到关键句子,明白作者的意图。
如何找关键句子呢?
1.留意作者突出标记的那些句子。本书的作者非常贴心,把每一章节的关键句加粗表示。
2.关注那些关键字所在的句子,这一方法同前一规则相通。
3.顺着句子的前后关系找关键句。
作者的意图多是结论性的表达,而这种表达一般会通过前后相关的句子按照一定的顺序论述出来。
所以,在读书时,如果看到表述理由的用词(因为、由于),可以顺着理由找结论。或者如果看到结论性表达,也可以反向找理由。
4.自己被困惑的地方也可能是关键句,尤其是在读一本新领域的书时。
找到了关键句子,是否真正了解了作者的意图呢?读者可以用自己的语言来复述或者举一个与作者意图相关的例子,以此来检验自己是否真的懂了,这种读书方法又叫费曼读书法。
找到了关键句子,并理解它们的内涵。接下来是面对句子的组合,读者要做是找到作者论述的逻辑。
第三个原则通过句子的关联关系,了解作者的论述逻辑。
在理解了作者的核心论点是什么之后,读者要找到支撑论点的论据,以及论据之间的前后关系。
关于论述逻辑,有几个注意事项:
1.所有的论述(观点)都包含一些声明,这些声明多半是告诉读者为什么要做某事。
也就是说,作者在给出一个论点之前,多半会先表述我为什么要说这个观点?(因为它对于...很重要啊)
比如这本书的一个核心论点是:阅读是有方法的。在讲述阅读的方法之前,作者用第一章来讲阅读是艺术,阅读的目的是提升理解力,而这样的阅读是有难度的,是需要练习的,是需要掌握方法的。
2.注意论述的前提假设
一个论述的开端,要么源于大家都认可的假设,要目源于不言自明的道理。
识别作者论述的假设,是要知道一个论述可能有适用条件。
3.论述有归纳与演绎两种逻辑
归纳法是从一个或多个表达中找共性。
演绎法有一个普遍认可的大前提(人都会死),一个小前提是符合大前提的条件(苏格拉底是人),那么这个小前提下的结论也是正确的(所以苏格拉底会死)。
作为读者,到这里我们已经搞清楚一本书作者的意图是什么,作者论证的逻辑是什么,那么就来到第四个原则。
第四个原则是找出作者对所提问题的解答。
这个原则是对分析阅读的第一阶段的最后一个原则(作者提出了什么问题)的响应。
在看这个原则时,读者可以了解作者是否(全部)回答了TA最初的提问,是否有遗留问题,作者的论述过程是否严谨,这些都留给读者思考。
小结:
以上就是分析阅读的第二个阶段的内容,在这一阶段,从关键字(词)——关键句子——论述及逻辑,读者可以看见作者使用怎么的材料以及使用怎样的顺序来丰富一本书的血肉,并以此来支撑起来书的架构的。
到这里完成了分析阅读的前两个阶段(掌握一本书的架构、读懂一本书的内容),第三个阶段是客观评价一本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