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法

教育随笔--浅谈学校教育中语文学科的应有之义

2019-04-18  本文已影响0人  我喜欢小王老师

节后,又开始了“规律”的上班生活。想想这三天即便没有出去游玩,仅仅召集同在一座城的兄弟姐妹吃顿饭,也觉得非常惬意.......

我是一个喜欢思考的人,也是一个喜欢诗和远方的人。经过6年文学熏陶,自觉感染了文人该有的热情、情怀、缥缈的理想以及清高自傲,这些都给成长带来了不小的快乐,当然碰壁的时候也不少。

走入教育行业,也许早在六年前填报高考志愿时就已决定。如今,也算值得庆幸罢了。记得当初培训时,讲师的一句话让我至今印象深刻,大概是:“教育不是万能的,我们能够做到的就是用自己的智慧培养他们”。后来在微信文章里又有一句话是这么说的:“父母培育孩子,而教师只是培养孩子”。当时觉得不以为然,教师应该是最优秀、最有能耐的一群人。但事实却往往教会你回头看,以上所讲的两句话,在我上班后得到了充分印证,也让我对家庭教育以及学生学习能力诸多问题进行了长久的反思。我开始深知教育不是万能的,教育一定是学校、家庭和学生密切配合的结果。早前听同事说过这样一个小故事:“一位学生总是不按时上交作业,小组长和他收作业时,他会微笑的回答:“我没写完、我忘在家了、我下午带来、我马上就补.....”,但结果可想而知。因为这个问题,本着负责的态度教师多次找其家长谈话,家长反问:“你是老师,你不知道怎么教?我们怎么知道?””听完后心里默默发笑,原来教师在家长心目中的地位居然如此之高呀!而后便理解这可能是家长找不到教育方法的无奈表达,教师也应该多一份理解。但不得不思考这显然是一种“强盗逻辑”,成功的教育是种种方面配合的结果,不是单方面努力可以做到的。

早间,批改学生作业,经手不过十本,便只想停手作罢。字迹潦草且不说,更有按照书本抄写都能大幅抄错的学生。于是思考为何这般?仔细想想,昨天课堂上学生并未认真听讲,也多次走下讲台提醒认真听讲,但一转身时已经失效。再去溯源,一探究竟,发现课前没有认真预习,课后作业也不认真完成,以为走进托管班就万事大吉,谁曾想交上来的作业一是答案如同流水线一样整齐划一;二是错误依旧存在。放学回家,家长的重视程度不同,学习的效果可想而知。

语文学习一定是自由轻松的,语文课堂一定是畅所欲言的。如果给定一个生字,假若学生作业中的组词都是相同的,我认为它只说明是一本好作业。因为,语文是一门实践性和人文性相结合的学科,既然具备实践性,一个生字就会在实践活动中衍生出许多词汇,学生只要细心观察,多加学习,语言积累就不会匮乏。比如一个“房”字,学生大多会组“房子”这个词,词根加“子”后缀形成的词语倒也可以,但走在街道上,我们会发现岂止是“房子”,楼房、房屋、房间、书房、库房、书房、房管所、房地产、房源、公租房、安居房等等,试问哪个不能组?但以上的不一定都适用,这需要根据学生年龄特征进行指导,在学有余力的同时扩大孩子的词汇能力。这样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对于语文学习都有好处。也就是说,语文的学习不能局限于课堂教学,要走出学校,社会也是一所学校。

再说作文,个人理解作文就是对生活的创作。作文写的好主要把握两个方法:一是多读课外书;二是学以致用。简单的讲,中国古代语文教育史中早就“阅读与写作的关系”进行了论述,指出“阅读是写作素材的源泉,写作是阅读能力的体现”,一个人写的作文是否语言凝练不失精彩、逻辑结构清晰不失思想,主要是读书积淀了多少素材。编写一则童话故事,那首先建议阅读一下《安徒生童话》、寓言故事首先不妨阅读《伊索寓言》,或者语文课内的精彩选文,学习别人的写作手法。比如三年级语文下册《燕子》这篇课文,“一双乌黑发亮的羽毛,一对俊俏轻快的翅膀,加上剪刀似的尾巴,凑成了活泼机灵的小燕子”,作为一段描写事物外形的句子,主要学习的一是细致的观察,二是众多观察中的主要特征—“剪刀似的尾巴”。换句话说,就是找出某种事物有别于其他一切事物的特征。好比介绍自己时,开篇大都是“我几岁了,我在哪里上学,我身高多少,我眼睛如何、嘴巴如何、牙齿白白的......”,大致看似乎没什么问题,但眼神大大的,樱桃小嘴,白白的牙齿不是大多数人具备的外貌特征吗?如果你长的比其他同学都高,那就可以成为亮点。同样介绍自己喜欢读书,有同学说:“我非常喜欢看书,对书本如饥似渴”,另外一位学生则说:“我喜欢读书,看过的书非常多,有《唐诗三百首》、《草房子》《小学生文学常识》、《父与子》等,在班级里你们很容易发现我,因为我梳着马尾辫,课间休息我都会坐在教室后面的读书角阅读”试问,哪位学生给你留下深刻印象?所谓介绍,倒不是千篇一律,而是做到别人一眼就能认识你,留下印象,这就是成功的作文。

以上,都是课间思考时得到的一些感悟和对教学问题不够严谨的反思。我深知,教育的路还很长,且行且思......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