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定位之父学营销(二)
——知乎私家课:李亮《跟定位之父学营销》
上节课回顾:
1、定位是什么?
定位最为关键的是要符合用户已有的认知,例如盐是咸的;
真正的定位就是在消费者心智中寻找空缺。
2、定位与传统营销的区别
定位的逻辑和传统营销逻辑不同,传统营销是由内而外,定位是由外而内的。
由外而内指的是公司首先要研究潜在消费者,知道他们心智当中有什么空缺,哪个空缺是可以充分挖掘利用的,再寻找目标市场,最后聚焦于某个品类占据这一心智空白。
本节课:心智--如何利用心智规律去“洗脑”用户
市场的三大阶段:工厂阶段、市场阶段、心智阶段
阶段一:
工厂生产什么,用户买什么。产品为王,典型的例子就是海尔的张瑞敏砸冰箱,就是为了把质量两个字深深做入产品中,这一阶段企业的焦点为如何多、快、好、省的生产产品。
阶段二:
随着技术的进步,管理的科学化,工厂能生产出规模巨大,种类繁多的商品,这个时候渠道的重要性就凸显了出来。得渠道者得天下!娃哈哈为什么能成为成功,就是因为它是第一个建立起强大的销售渠道的品牌,通过产品在渠道上的铺垫,娃哈哈成为了家喻户晓的品牌。
阶段三:
企业的竞争场所随着供应的多样化也在不断的转移,现在已到了第三个阶段。比如一个20来平的小超市也能提供超过5种以上的矿泉水,其实每种矿泉水的口感都差不多,用户并不能从质量上去选择哪一种水,但是每位用户也只会拿起其中一个品牌,用户为什么选择对手而不选择我呢?1972年,艾里斯先生和特劳特先生已经提供了答案: 用户是按照自己的心智认知来进行的选择。
那么怎么才能占据用户的心智呢?这就要了解一下心智的特点:
1、心智是有限的
心智对外部的信息是有选择性的,心理学家给商业上指导提出了“7法则”,即在同一类型的产品中,普通人只能记住7件东西,那么成为一个类别的前7,你才具备竞争力,在竞争激励的类别里,甚至可能只有数一数二才能被记住。
2、心智崇尚简单,厌恶复杂
这就需要极度简化你的营销信息!强大的品牌都把产品特点凝聚在一个词上面,比如VOLVO汽车强调安全。那么如何做到简化你的营销信息呢?有以下四个原则:
对手能说的,你不要说;
需要复杂论证和推理的,你不要说;
不符合用户认知的,你不要说;
尽量关联一些已经得到公认的信息;
3、心智缺乏安全感
一个用户在购买一个新的产品时,往往会纠结。纠结的内容无非就是担心以下风险:
担心金钱:花这钱买这个东西值吗?会不会不值,有没有性价比更高的呢?
担心功能:比如减肥茶真的有减肥效果吗?
担心安全:比如汽车的安全性。
担心社会舆论;这个女生最有体会,比如新买的一件衣服,会不会得到周边朋友的认可呢?会不会撞衫?
担心社会地位:开一个5万元的车会不会显得档次太低,有失身份?
所以用户为了最大限度避免以上的担忧,绝大部分会选择——随大流!这就是为什么品牌宣传中喜欢强调销售遥遥领先的原因,因为销售量大往往就代表了安全,以上五大担心的风险就会降低。
4、心智不容易改变
要改变一个人的认知和态度很困难,品牌推广中要学会顺应。比如茅台代表了白酒,如果茅台推出茅台牌啤酒,可能会让人觉得不伦不类。
5、心智容易失去焦点
小米7年前打出“为发烧而生”,让粉丝疯狂的是它性价比高的手机,小米手机的成功成为了营销中的一个载入史册的案例——粉丝营销。继而小米推出了很多其他衍生产品,比如小米音箱、电饭煲、电视机等等,现在提起小米已经开始有些分不清到底在说哪种商品了,小米让粉丝开始失去焦点…这对于小米手机的粉丝的忠诚度是会大打折扣的。
品牌最好能自身聚焦,不能盲目的衍生品牌的产品。
以上就是用户心智的五大特点,品牌在推广的过程中可参照以上特点,在用户心智中精准的投放出品牌的产品特点。
未完待续…
下一节:如何用心理学去影响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