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有意思旅行出行

谒三孔

2020-09-07  本文已影响0人  居游

        尊师重教是中国的优良传统,传道授业解惑的教师,被誉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每年的9月10日是我国的教师节,始于1985年。

        以孔子为教师节的形象代表源远流长,孔子可以说是中国的第一位教育家,成为中国教师的鼻祖,被后世公认为“万世师表”。1939年,曾将孔子诞辰日作为教师节,并颁发《教师节纪念暂行办法》,但因战乱未能在全国推行。我收藏有中国历史上第一套“教师节”邮票,发行于1947年,这套邮票共四枚,邮票的图案内容都与孔子有关,分别为孔子像、孔子讲学的杏坛、孔林中的孔子墓、孔府中的大成殿。

        孔子名丘、字仲尼,是春秋时代的鲁国人。孔子是中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是儒家学派创始人,列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其儒家思想对中国和世界都有深远的影响。孔子一生最大的成就在于教育方面,他留下了“有教无类”、“因材施教”、“温故而知新”、“学而时习之”等一系列至理名言,后人推崇他为“至圣先师”。

        去年十月,与好友结伴一路向北,首站来到的便是山东济宁的曲阜,这里是孔子故乡,孔庙、孔府和孔林,统称“三孔”,当地人无不知晓。我国曾在2003年发行过“世界文化遗产—曲阜孔庙孔林孔府”普通纪念币一枚,面值五元。

        现在世界各地建有上千座孔庙,还办有五百多所孔子学院,人们都非常尊敬和崇拜这位“先师”。说到孔庙,我自然会想到浙江衢州的孔庙,倒不是说孔子跑到浙江来安家,而是他的后人移居到那里,就有了现在的南孔之说。然而,山东曲阜才是孔子的真正老家,孔庙建筑时间之久远,规模之宏大,保存之完整,让我惊叹不已。

浙江衢州孔庙

        孔庙,在曲阜城内,是孔子死后的第二年,即公元前478年,由鲁哀公在孔子生前的故宅基础上改建而成,后经历代王朝不断扩建和整修,规模越来越大,成为一座庞大的祭祀孔子的庙宇,作为世界文化遗产,与北京故宫、承德避暑山庄外八庙、泰安岱庙齐名,是中国四大古建筑群之一。

        孔庙的第一道门,上悬“万仞宫墙”四个大字,系清乾隆皇帝的御笔。来源于孔子得意弟子子贡,鲁国各诸侯汇聚时,有人提出子贡的学问博大精深,可与孔子相提并论,子贡在场,马上站起来说,我可不敢与老师孔子比,人的学问好比一堵墙,我这道墙只有一仞之高,俺老师的墙有数仞之多,所以便被称为“万仞宫墙”。

        大成殿是孔庙的主殿,从杏坛北望,在双层石栏的台基上,一座金黄色的大殿突兀凌空,双重飞檐中海兰色的竖匾内,木刻贴金的群龙紧紧团护着三个金色大字“大成殿”,这是清雍正皇帝的手书。大成殿不仅殿宇宏大,装饰华丽,为全国孔庙之冠,而且此殿前檐十根雕龙石柱,龙姿飞扬,为宫殿建筑中罕见,连紫禁城的龙柱也相形见绌。

        孔府,位于孔庙东侧,步行即可到达,这里是孔子嫡系长期居住的府第,也是中国封建社会官衙与内宅合一的典型建筑。在孔府大门两旁的柱子上有一幅纪晓岚的题联:“与国咸休安富尊荣公府第,同天并老文章道德圣人家”。其上联的“富”字上面少一点,表示富贵无头;下联的“章”字一竖通到上面立字,表示文章通天。对联外表歌颂得体、对仗妥帖,而书法用笔又暗藏玄机,可见汉字之妙。

        孔府的建筑布局横向分中路、东路与西路,中路是孔府的主中轴,大门后依次为二门、重光门、大堂、二堂、三堂、内宅门、前上房、前堂楼、后堂楼,最后是花园,园内假山、鱼池、花坞、竹林以及各种花卉盆景等一应俱全。内宅门前为家族对外活动的场所,后面则为生活院落。东路为家庙、慕恩堂等祠庙和接待朝廷钦差大臣的九如堂、御书堂等建筑,还有厨房、酒坊等服务用房。西路有读书和学诗习礼的红萼轩、忠恕堂,以及接待一般宾客的花厅等。

        孔林,位于曲阜城北,规模庞大,是孔子及其家族后裔的墓地。孔子墓东为其子孔鲤墓,南为其孙孔伋墓,这种墓葬布局寓意为携子抱孙。

 

        来到孔林,发现在孔子墓碑前有一座奇怪的矮墙,这到底是怎么回事?相传在清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康熙皇帝南巡,途经山东,来到孔林,就在他要准备前来祭拜时,人们发现墓碑上的字是“大成至圣文宣王之墓”,这个文宣王的“王”字会让康熙站在那很是尴尬,此时,孔子的第64代孙孔尚任反应过来,这皇帝只是拜师不拜王的,这可怎么办呢?于是他让人拿黄色的绸子把“文宣王”三个字盖住,又添上了“先师”两个字。后来,为了不再出现类似的情景,于是就在孔子的墓碑前,筑起了这道矮墙。

        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到底是什么力量支撑着孔庙、孔府和孔林的香火,绵延至今都没有断绝过,这就需要去曲阜这座历史名城好好地感受一下,或许你就会从中找到答案。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