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我是中国老外(2)
二,中国大院的故事
口述/一剑 文/卓女
中建经理部车队设在一座租来的旧仓库院子里。院内面积约八百平方米,设有建材库、办公室、宿舍、食堂……可谓“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十个驾驶员全被安顿在这里,先集中学习一个月,再上车往各工地运送建材。
初来乍到,加上语言不通,谁也不敢轻易跨出这个大院,但又十分郁闷。有的司机开始抱怨,咱们在国内天马行空满世界跑,现在可好,就像关进了“鸟笼”。经理说:“同志们要向前看,进了这个中国大院,就等于到了自己家”。这番鼓励分明是在告诫我们,即来之则安之。
听说中国大院来了十个小伙子,住在隔壁的老外纷纷登门造访,有当地的阿拉伯人有来利比亚工作的韩国人、日本人、菲律宾人,多国语言汇集在一起,如同一盘“什锦大杂烩”。各唱各的调连老外也感到别扭,于是他们又改用英语对话。客人们聊得津津有味,我们却不知所云,一脸茫然。未了,还佯装意犹未尽的样子,与左邻右舍依依道别。
语言障碍,成为横在我们面前的一道坎,如果迈不过去这道坎,我们就甭想在利比亚立足。然而,从头学英语,谈何容易!只能走捷径,先从一些日常生活单词入手。在与日本人,韩国人的接触中,我们偶然发现、日文中也夹有汉字,有的韩国人竟认识简单的汉字。于是我们试着以笔代言,把一些日常用语写在纸上,日本人、韩国人立马以同样的方式回敬我们,再以姿势助说话,双方的交流基本上就靠谱了。最令人挠头的是阿拉伯语,利比亚邻居叽里咕噜叨了一长串,听着却象鸟语,没辙,双方又手舞足蹈地比划半天,对方是否明白,全然不知。
房东有个儿子在利比亚军队服役,按照部队规定,每逢周末,节假日允许回家探亲。小伙子每次回家,准会一头扎进中国大院,渐渐地同我们交上了朋友。从他那里,我们又学到了不少英语单词和阿拉伯日常用语,虽然只是半生不熟的“椒盐外语”,却为我们立足利比亚迈出了第一步。
利比亚的工业比较落后,大型工厂廖廖无几。可是,却非常富有,利比亚盛产优质石油,通过源源不断地出口,再换回所需要的一切。包括机器、设备、家电等都全靠从地中海进口,再经海关流入到当地商人手里。建材市场也是如此,完全被利比亚人独家垄断。一些建材供应商经常出入中国大院,个个腰缠万贯,手里常攥着一大把钞票在我们面前显摆,气得我们直咬牙。这帮土地爷挣钱就像变魔术,一倒手,一眨眼,一大把钞票就进了腰包。而我们却要在这里打拼两年,再加上平时从牙缝里省下来的伙食费,顶多能挣回“八大件”(彩电、冰箱、自行车等)巨大贫富悬殊,不免使人产生心理失衡,但又无可奈何。
利比亚信奉伊斯兰教,拒吃猪肉,同时又是一个禁酒的国家,对驾驶员而言,没酒喝无所谓,反倒减少了安全隐患。可是长期不吃猪肉,舌头不伸出爪子来?厨师却自信满满,吃羊肉呗,比猪肉更营养。利比亚邻居也竖起大拇指表示,羊肉真的很棒!可是几个从不沾羊肉的四川人,一闻到膻味就直恶心。经理急了,必须克服这一关!哥几个一合计,想出一绝招,效仿道家不沾荤,每天只吃半饱。一周下来,一个个都象打了霜的茄子,然后再趁饥不择食,猛吃羊肉。一个月后,猪肉的诱惑悄然淡去,羊肉终于在每个人的胃里“站住了脚”。
学习结束时,我们迎来了84年春节,第一次在异国它乡过年,每个人的脸上都流露出对祖国亲人的思念与牵挂。大年三十前,一封封家书辗转万里,历时二十天,终于送到每个人手里。打开家信,字里行间无不蕴含着亲人们的思念和嘱托。七尺男儿们禁不住潸然泪下,平时总是板着一张“战斗脸”的公司经理也泪眼婆娑,并亲自挥毫泼墨,一口气写了十幅对联,齐刷刷地贴在宿舍门前。红朗朗的春联,为冷清的中国大院平添了几分喜庆。经理又郑重其事地宣布“除夕之夜,我将送给大家一个惊喜”!
这将是一份什么样的礼物呢?每个人都在拭目以待。
除夕之夜,中国大院的十几条汉子刻意把自己修饰了一番,带着别样的心情,走进食堂大厅。团年饭很丰盛,中西合璧,满满一桌。我以为只要菜上齐了,就可以开席,经理却故弄玄虚,毫不动声色,隔了一会儿,才高声喊道:“厨师,把我的礼物呈上来!”哇噻!居然是两瓶茅台酒,一大盘红烧猪肉。这是经理煞费苦心,特意从中国大使馆弄来的。出人意料的莫大惊喜,把过年的喜庆推向了高潮!喝酒的,不喝酒的这时都举起了酒杯,会说的,不会说的,这时都满口祝词,酒虽然不多,却应验了那句老话“酒不醉人,人自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