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法读书简友广场

学会思辨,焦虑才能跑得远

2022-04-11  本文已影响0人  橘子洲的鱼

焦虑,带给了自己很多不一样的体验。

2021年以来,大量阅读,参加了各种读书社群和交流会,付费和免费的各式各样,看着在努力提升,不断提高,但细细思考,仅仅是知识的增长,眼界的拓展,这些是阅读路上的必然事情,事关学习能力方面,感觉增长不多。

有时候,会不禁问自己:到底是哪里出了问题呢?

最近在读《这样读书就够了》,提到“解读知识:为信息添加上下文”,通过分析不是所有的信息都是知识,学会思考追问,才能让学习能力得以提升。

思考追问的八字方针:追问“前因后果,明确“使用边界”。

前因后果是说:

这件事为什么对我重要?

作者提出的原因假设,是否得到验证?是不是还有其他可能性。

如果按照作者的说法去做,会得到什么样的结果?对我有什么帮助吗?

如果不这么做,会产生啥情况?会不会很麻烦等。

使用边界是说:

有没有不支持这个观点的反例?

这样做,需要哪些条件支持?什么情况下,对自己来说是无用的。

之前有没有类似的信息?其他行业会如何看待类似的问题呢?

无论相反还是类似的信息,和它真正的区别是什么?有没有明确的区分点。

利用思考追问的八字方针,想到了曾经火爆全网的的理财市场,以及流行甚广的“你不理财,财不理你”的至理名言,更加深刻的明白了,吴军博士说的:理财,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无法让你真正的财务自由。

某个理财培训机构的培训老师曾私下说过:当你资本低于10万的时候,理财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效用微乎其微。

从这里就可以看出,理财本身没错,错的是,大众对于理财无理性的追捧,而没有真正思考过:

自己真的适合理财吗?

自己的理财时机是否到了?

自己能否做到,所谓的理财操作。

以至于有很多小白,听完课,就冲进市场,心态不稳的时候割肉离场,并说理财是骗人的。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资本不多的时候,更应该把不多的资源,投入到提升个人能力上,特别是职场能力上,而不是去钻研理财的技能。

曾经有个故事,说的是大学生小A和小B,两个人同时毕业进入职场。但两人的时间投入大不相同。

小A热衷投资,把自己的积蓄投入股市,牛市还不错,熊市时血亏,然后苦心研究投资技巧,理财技能。

小B在工作上努力进取,不断投资自己的职场所需能力,参加各种行业培训,然后不断调整发展战略,并通过跳槽让自己达到年入40万,并准备加入一个初创企业,年薪50+。

一次参加聚会,小B对小A说:“有空教教我理财”。

小A无言以对,因为自己的发展一地鸡毛。

当每个人都是自媒体的时候,就是信息群魔乱舞的时刻,辨别知识与信息的区别,合理的追问,才能免于让自己在信息世界,错把焦虑当知识,错把失误当课题。

这个时代,不缺乏信息,但缺乏对信息加以思辨,继而变成知识的能力。

人生没有捷径,捷径的尽头只要陷阱。

曾国藩就曾感慨:“天下之至拙,能胜天下之至巧”。

学习能力的提升,思辨能力的提高,只有在不断的追问“前因后果,明确“使用边界”的路上,不断跟自己较劲,不断跟自己“过不去”,不断反思与复盘的练习中得以实现,进而真正的指导自己的前行。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