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故事散文简友广场

幸福指数和职业有关吗?

2019-10-15  本文已影响0人  我是关小妹呀

刚毕业的时候,我想当一名老师,觉得特棒,和孩子们在一起,应该会很开心。如我所愿,我成为了一所不错的学校的数学老师。最开始的时候,有种梦想成真的感觉,渐渐的,我没有那么快乐了。我不知道问题出在哪,我发现自己成为了一个自己都不喜欢自己的人,我关注的都是一些生活上的琐事,今天谁没带作业,明天谁又在课上捣乱了,后天有个人又不听话了,谁的桌子下面都是纸了,谁的作业本画的又脏又乱了。我不知道我怎么了,可能教育对象使我不得不关注一些这样七零八碎的东西。我的幸福指数直线下降,当然,也会有开心的时候,但是工作上的这些琐事让我没有自己的时间。我觉得是职业的原因,我开始羡慕大学老师,上完课不用批作业,不用发脾气,有自己私人的时间,请个假不用那么费劲,特爽。后来因为自己私人原因,我辞职了,辞职之后我读了研究生,一方面是想充实提高自己,一方面我真的想体会一下大学老师的生活。果然,并不是像我想象的那样。

我觉得大学老师应该是很光鲜的,幸福指数也是很高的。但是我发现并没有这样。周五的课我们都很喜欢,张老师是一个斯文且幽默的老师,我们听的津津有味。老师的朋友圈也是光彩照人的,今天去这个国家访学,明天去另一个城市研讨,从老师编排的文字中就可以感受到他对他的职业的热爱。李老师是个很有情调的老师,年纪不小了,但是发量惊人,由此可见心态和年龄是无关的。他每天都会花两个小时写毛笔字,画国画,国庆的时候不旅行,回村钓鱼,闲情雅致有点像没出茅庐的诸葛孔明。他爱他的职业,爱这份工作,他有教育情怀。相反,有的确让你感觉大学老师这份职业是个负担。每天有看不完的文献,读不完的书,没什么时间放松自己,陪伴家人,满腔的抱怨,满脸的惆怅,连空气里都弥漫着压抑的气息。然后我发现了,一个人的幸福指数和职业毫无关系。

当小学老师的时候,我的一个同事说她从小就想当小学老师,所以现在她很开心,觉得和孩子们在一起很幸福。读了研究生,本以为大学老师是个光鲜亮丽的职业,但是怨声载道的也不止一两个。心态很重要。职业规划是个很重要的东西,可是在我们都没有想好自己要什么的时候,还没等我们认真规划的时候,这个职业已经逼得我们不得不做出选择了,然后随之而来的就是后悔和跳槽,然后再后悔,再跳槽,无限循环。归根结底,我们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想做什么,可能从小我们就没太受过这种选择能力的教育。其实能把自己喜欢的事情变成自己职业的人应该很少,大多数人可能都是大学选择的专业决定了自己的职业,而这个专业的选择不知道和自己的喜好的相关度是多少,也可能是一种表面上的喜欢。所以在我们被迫选择一种职业并且没有什么办法改变的时候,我们是不是可以转换自己的想法,从这个职业中找到它的闪光点,慢慢的尝试接受和喜欢它,最后热爱它。一个人的工作要陪伴自己几十年,你不能一直都活在痛苦和折磨当中,换个角度,换个思路,对于你来说不仅是一种解脱,更是一种不一样的人生态度吧。

毕业之后折腾了好多年,我才慢慢的发展自己想要什么,喜欢什么,我才慢慢的对自己的职业有了一定的规划。选择真的是一种能力,发现自己喜欢和热爱的东西也是一种能力,把自己不喜欢的东西变成喜欢的更是一种能力。

希望每个人都能热爱自己的职业,在自定义的范围之内感受到幸福。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