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晓蕾的《红楼梦》:了解红楼的好出去
第一次知道《红楼梦》是小学的时候,有一次去亲戚家偶然看到的。亲戚是一位老教师,藏书很多,看我对这本书感兴趣,就把书借给我,声明不能弄脏,也不能弄坏。我像得了宝贝一样把这本书带回家,用报纸包着看。
真正阅读的时候我傻眼了:内容是繁体字,而且是竖向排列!也许这就是我认知的线装书吧!虽然不认识几个繁体字,在那物质匮乏的年底,有书读就不错了。闲暇时间,我不再和小伙伴们丢沙包、跳绳,而是连蒙带猜看我的《红楼梦》,看完的收获就知道了一个爱哭的林黛玉、受全家宠爱的贾宝玉和非常厉害的王熙凤,仅此而已。
再大一点从同学 处借到了青少年版的《红楼梦》,磕磕绊绊读下来,知道了贾母,地位就像《杨家将》里的老太君,因为想不出更合理的比喻。最后终于明白了宁国府和荣国府,还知道了林黛玉父母双亡,寄人篱下住在贾府。
真正了解了《红楼梦》的大致来龙去脉,是看了86版的电影《红楼梦》,影响深刻的是贾宝玉挨打和林黛玉葬花,还有那个厉害的王熙凤死后,用席子卷走,也就这些记忆了。
偶然的机会在新华书店看到一套上、下册的《红楼梦》,是我喜欢的版本,就是有点小贵,要100元。现在100元也许就是一天的生活费,可是那个时候我的工资自由350元。100元买一套书,犹如现在买苹果手机,犹豫再三,下定决心还是把心仪的书籍抱回了家,犹如抱着一个大宝贝。
可心的版本买回来了,如饥似渴地阅读,只可惜我的文字功底有限,也只是把贾府的人物、事件顺了顺,里面的内涵不是我这个水平级的人,能理解的,这件事就这么放下了。
随着网络的发展,各种自媒体平台如雨后春笋般发展起来,我在今日头条上喜欢上了西瓜视频,偶尔刷一下,感觉还不错。偶然的一个机会我刷到了@刘晓蕾的《红楼们》,果断关注了她。
刘晓蕾,文学博士,现年50岁,知性优雅,专栏作家,北京理工大学教师,著有《醉里挑灯看红楼》《刘晓蕾红楼梦十二讲》作为欲望号的金ping梅》等书籍。
刘晓蕾文字功底深厚,讲书的时候语言通俗易懂,代入感极强,而且善用肢体语言,颇有心理师李茜的风采,语言风格和@从容小主有相似之处。听她讲红楼,简直就是享受一场文字的盛宴。
刚刚听完她讲解的《红楼梦》,也会继续跟读她的《金ping 梅》,相信也会同样精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