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断优化你“努力”的方式

2018-04-07  本文已影响39人  哒哒生活家

努力不是一场意志力的较量,而是一种需要学习的策略。

一、努力本身就是一种才能

在心理学家眼中,“才能(talent)”被定义为“自发地重复出现且可被高效利用的思维、情感或行为模式”。人力资源管理专家玛利亚。梅耶斯(Maria Meyers)和同事根据心理学家的研究,总结了有关才能的四种典型观点。

才能的四种典型观点

即使是普通人,也有独特的优势

盖洛普公司 Donald Clifton 提出的“优势识别器”(Strengths Finder)归纳出人可能具有的34中优势。人人都有自己所擅长的,没有必要与人攀比,只要找到所能、善用所能即可。

心理学家Carol Dweck 提出“成长型心智”(growth mindset)与“僵固型心智”(fixed mindset)

“以大多数人的努力程度之低,根本轮不到拼天赋。”这句话生动的诠释了我们对努力的不重视。

“努力”并不是简单的用力、使劲,也不只是意志的较量。它是一种需要学习的策略性活动。它的策略性体现在我们对个人资源的调配、行动方向的选择、执行进度的把控和调适等多方面。

二、专注发展自己的优势才能( “ 长板 ” )

木桶理论为什么是错误的?

木桶理论最初是用来类比团队管理的。也就是对一个团队来讲,决定其绩效的不是组织中最强的那个团队成员,而是最弱的那个成员。

适用于团队的木桶理论不适用于个人,所以要努力使自己的长板更长。

才能上的学习积累通常呈现S形曲线的特征。大多数人都在缓慢起步期就“死”掉了。小部分人爬到了快速提升期。只有极少数人到了高原期,笑傲江湖。

学习积累曲线与收入曲线

三、把一件事情做到极致

努力的第一个秘诀在于“舍弃”。有舍,才有得。在专注的取舍问题上,塔勒布提出了一个“杠铃策略”。

所谓“杠铃策略”,就是同时采取两种极端行动,一方面,也就是在大多数投入中,采取能够抗拒负面“黑天鹅”风险的强韧结构,也就是专注在一个既定的领域进行学习;另一方面,拿出较小的一部分时间,进行积极大胆的探索和尝试,以博取迎接正面“黑天鹅”事件的机会。

具体来说,假如你每天有10个小时的固定学习时间,那么你可以选择“二八开”的方式,把其中的8小时专注在你的主业上,而在余下的2个小时中,你可以进行完全自由的学习,接触各种不同领域的知识,学习一些小而美的技能,尝试一些富有创意的游戏。

四、不断为自己设计“必要的难度”挑战

从挑战的角度来看我们的教育,就能发现一个严重的问题:我们在求学过程中面对的挑战是非常匮乏的。中考和高考都是强度很大的挑战,但是它们太单一、太单调了,而大学里面的挑战是多元和丰富的,但这些挑战的强度又往往不高,所以总的来说,我们所接受到的挑战是远远不够的。因此,为了培养自己的才能,我们就需要更具难度的挑战。

Robert Bjork 和 Elizabeth Bjork 夫妇,是学习策略研究领域的权威,提出了一条重要的提升学习效果的原则,叫“必要难度”。

“必要难度”(desirable difficult),通俗点讲,就是学习的时候,要给自己增加一些难度,这对提升学习效果是非常必要的。

学习的效果抓哟取决于你对知识和技能的“提取练习”,可以用“提取强度”(retrieval strength)来衡量。

构建个人的挑战阶梯

在设计挑战任务的过程中,还有一个问题是“难度适应”。就是经过某个难度挑战的反复联系后,个人的能力提升到了相应的水平,这时这类挑战的难度在学习者看来就下降了,甚至进入了“舒适区”,这时就应该思考如何设计更有难度的挑战。这样一级一级地难度上去,就构成了一个“挑战阶梯”。顺着这个挑战阶梯,人就可能攀上才能的顶峰。

五、如何不痛苦地坚持到底?

第一,放弃对“兴趣”的执念,不把“兴趣”作为做事的先决条件。去做一些并不特别喜欢但看上去又富有挑战的事,或者去做一些少有人做但看上去很有意义的事,并且咬咬牙,多坚持一段时间。

第二,“浸润式”投入,让自己全身心地投入一件事,用温暖的情感、良好的心理体验、理性的思维去体会这件事的魅力。

第三,持续互动,把单向的信息获取转变为双向的信息演绎,将被动转化为主动,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去做这件事,从而产生持续的乐趣。

一点一滴努力,满仓满谷收成。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