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党·天地杂谈心理

观察者

2024-08-18  本文已影响0人  欧亚独行侠

2写于乌鲁木齐到塔什干的航班上


克里希那穆提提到,有一种境界,就是不带任何情绪和预判地进行观察。

只做最冷静的理性观察,不做价值判断。

心理学家WGR说过,有智慧的人靠理性,普通人靠经验,其他人靠感性。

吴晓波对信息茧房有平实的描述: 人会在安全,舒适,信任的情况下,取走自己喜欢的观点。

你认识的世界,实际是是你意识的投射。你以为的意识,实际上是你过去积累的经验。你认为的经验,实际上是你从身边不同的人(+网络)获取的观点的排列组合。

人有认知偏好,无非是获取符合其偏好的观点,加以强调,反复自证。

互联网世界,所有的人都在寻找呼应自己认知的观点。

人类作为社群动物,由认同感来获得安全感。

互联网的认同是主动快速寻找认同,进而盲从,进而疯狂。人类的认知不再是隔离,不再原子化,不再是正态分布,

而是经常形成相互对立的阵营。

叔本华在《人生的智慧里》言: 不要试图去改变一个人。这就犹如在大街上走路,说教一块马路中间的石头,徒劳。

绝大部分的人的观点,本质上就是拾人牙慧,毫无新意,索然无味。

或许包括本文,包括本文。

故,不滞于辩论。辩论,无非是一种基于立场和急智的争吵,论输赢,不论是非。

故,少与人言。

叔本华说道,凡人群聚集之处,无非三件事: 炫耀自己,贬损他人,窥探隐私。

这三件事,在网络世界,亦被不幸放大。

贴上,我在“我的信息茧房“里的几个判断或总结:

判断一: 世界动荡不安的背后,是MZH的浪潮。

政治,经济,文明的发展,和物质科学一样,有规律的。只不过,不是严格线性规律。

人性解放,文明进步和经济发展相辅相成,政治都是最后一步。

只要人类有发展和自由的愿望,甚至只是抱有发展和自由的口号,这个过程就不会停止。

委内瑞拉的选举,孟加拉的抗议,俄乌战争,巴以冲突,在以超越预期的方式发展。

判断二: GN经济会陷入长期的缓慢衰退。

只要是市场经济,就会有经济危机。危机是市场经济的本质属性。破产,出清,新陈代谢是市场经济规律。

自由经济体,通过正常的市场竞争和法制约束,能平稳过渡。

当前的主要矛盾,不是所谓的中等收入陷阱,是苏式计划经济体制的问题。

米莱在阿根廷政府所做的改革,说明了一切。砍掉百分之六十的政府部门,国家运行得更好。

其实,各类企事业单位,50%的人都在划水。谁又是不可或缺的呢?

或许人类,本来就不是为了适应某个岗位而生?

例:

大卫·格雷德作品《Bullshit Job》

判断三: 上面这些乱七八糟的事情,实际上对我们生活的影响,不大。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但,管好自己和家庭,匹夫更有责。

结论: 冷眼旁观,不要投射情感。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