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与极端
2018-11-07 本文已影响0人
为风变天
晚散步至地铁维修站附近,猛听见桥头一声震响。原来是一个小伙子猛摔共享单车。我们惊讶地看到他又用脚猛踹那辆单车,第一反应是他蓄意搞破坏。但如此明月张胆地在人来人往的桥头搞破坏,引起了我们的好奇心。在我们静静的注视下,那小伙子弯下腰来,用手扳那车锁,可就是锁不上。我们就走过桥头,任那小伙子忙活他的了。
很多事我们都凭有限的人生经验去判断,结果会冤枉受害者。就像前几天重庆万州那位私家车女司机,虽是受害者,却受凭经验判断的正气十足的网民谩骂丑诋。
如果那辆单车锁不上,意味着此后所有人骑那车的费用,都只会在那小伙子的电子账户上划扣。共享单车的设计者虽然有杰出的营销头脑,却忽略了单车使用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毁灭性细节。显然,那车锁不上,小伙子就要花冤枉钱受横来之气。虽有投诉渠道救济,但他难以出具凭据,更耗不起大量时间与心力。于是砸车,于是扔车进河渠进泥沟,就成了愤怒之下这类消费者的心理补偿。
社会上其他一些极端行为,是否也因救济渠道形同虚设而导致的呢?各行各业杰出的设计者,都需要具备系统的眼光,也需要附设简便切实的救济渠道,才能消除本是善良者的极端行为,才能赢得各项事业辉煌的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