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成长赋能计划』-慢读时光01

2019-06-12

2019-06-12  本文已影响0人  乐太太_afca

今天看了巜教出乐观的孩子》第一,二,五部分,其中对第二部分里第三章节父母的教养误区总结了一下

大多数父母更关注提升孩子的自尊,这听起来没什么坏处,但仅重视孩子的感受而忽略孩子的所做所为,会使孩子更抑郁

我们要适可而止的自尊教育

自尊有一个值得敬仰的起源,现代心理学之父威廉.詹姆斯(William James)在100多年前就得出这样一个公式:

自尊=成功÷自我期望

根据詹姆斯(William James)的说法,我们得到的越多的成功,并且期望越低,那么自尊就会越高。我们可以通过增加自己的成功或是降低自己的期望来提高自己的自尊

自尊是对自己的思考能力和应对日常基本挑战的能力有信心(表现满意);是对自己有权利高兴、感觉有价值、有权利追求欲望与需求以及有权利享受努力所获得的成果有信心(感觉满意)(Nathaniel Branden)。

“感觉满意”的正面能量式介入方式是力求使孩子心情转好,使他们对自己满意;“表现满意”的接入方式是力求以改变孩子对失败的看法,鼓励容忍挫折,并且奖励坚持毅力而不是奖励成功。有两种方法被提倡:一是从悲观改变成乐观,另一个是从无助改变成征服。

我们需要的不是鼓励儿童“感觉满意”,而是教导他们“表现满意”的方法,比如怎样学习、如何避孕、如何远离毒品和帮派。

亚里士多德对“表现满意”的超前理解:“快乐不是一种可以与我们所作所为分开的感觉,快乐就好像舞蹈中优美的动作,不是舞者在跳完舞后的感觉,而是将舞跳得很好时的一种不可剥夺的成就感”。

一边是提倡儿童的自尊感,另一边是提倡掌控于乐观,这两个方面应该被视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前者将感觉满意是视为主要目标,儿童实际的表现只是一件幸福的副产品,他们认为最重要的是孩子对自己的看法,而后者则提倡实际行为才是主要的训练是教导目标,感觉满意仅是甜美的副产品。

"表现满意"的提倡者有两种新方法:一个是从悲观改变成乐观,另一个是从无助改变成掌控。只要把这两点学会就好了

要经历征服,必须先经历失败、心情沮丧以及不断尝试直到成功为止

儿童需要失败,需要感觉悲哀、不安以及气愤。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