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实主义,那发生在身边的真人真事人物

他富可敌国,一生只照一次相,59年不穿绸缎,却培养了40000人

2019-10-08  本文已影响0人  简素生活

1857年,上海黄浦江边发生了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 

日后看来它却影响了整个中国。

这日,17岁划船少年,将一位喝得醉醺醺的乘客送到了岸边。

 这人走得匆忙,竟落下了随身的公文包。 

公文包装有几千美金、一沓英镑和若干生意单据。 

少年若是卷走这笔巨款,后半生足以衣食无忧。

可他停了生意,靠在岸边,哪也没去,只是傻等失主。 

人来人往的码头,衣着破烂的船工少年守着精致的公文包,太乍眼了。

 他干脆脱下身上褴褛的布衫,紧紧裹住这一笔闪亮的巨财。 

失主赶来时,看到包里的钱分文未少,感激地捏起几张纸币塞给少年。 

“物归原主是应该的。”

少年耽误了大半天生意,却不要钱。 

失主感到愕然,随即换了主意。

“你明日来找我吧。我有事跟你谈谈。” 

二人所谈之事,竟让这个一穷二白的少年在几十年间崛起成了清末首富。

富可敌国的他却不爱财,一生不穿绫罗锦缎,不坐马车。

唯一的心愿是发展教育。 59岁时,他散银十万两建了澄衷学堂,开蒙后代。

特聘蔡元培做校长,丰子恺、陶行知、章太炎等大师来校演讲。

后来在澄衷学堂培养的40000学子中,人才辈出,有胡适、李四光、竺可桢等影响时代的栋梁。 

而那时,少年劳碌一生,已长眠地下。

唯留一句话,振聋发聩:兴天下之利,莫大于兴学。

这位乱世之中的中国首富,一生重义守节,给日后中国的崛起埋下了最深的伏笔。 

却鲜为人知,他叫叶澄衷

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东南沿海局势不幸。

叶澄衷的家乡在英军炮火的夹击下,支离破碎。 

乡亲们四散逃离,母亲临盆,一家人被迫留在枪林弹雨中。

伴随着一声啼哭,叶澄衷在腥风血雨的渔村出生了。 

10岁那年,父亲照常出海打渔。 

不料,海上刮起风浪,掀翻了渔船。

父亲也被卷入大海深处,再也没能回家。

葬身大海,在那时的渔村,并不罕见。

对于叶家而言,失去了顶梁柱,垮了半边天。 

叶澄衷被迫从私塾辍学,挑起养家重担。

他原想继父亲衣钵,出海打渔,遭到了母亲的严厉制止。 

悲剧,不能再重演了。 

叶澄衷听话地在杂货铺找了份工作,当搬货、洗衣做饭的伙计。 

四年后,叶澄衷随同乡来到上海。

 十里洋场,繁花如织,叶澄衷落脚的容身之处依然是家杂货铺。 

老板得知他会摇船,送他到码头摇舢板,在往来商船间卖货。 

尽管母亲三令五申,不准他下水。 

生计所迫,叶澄衷还是坐上了一叶舢板,卖货为生。

一日,叶澄衷的舢板,被卷入行驶的大船带起的旋涡中。 

舢板翻了,他随货物一起坠海。

这一刻,仿佛父亲的悲剧就要重演了。 

叶澄衷奋力抓住旁边的漂浮物,九死一生,捡回了一条命。

 当天回杂货铺时,老板虽怜恤他的遭遇,还是扣了他俩月工钱算作赔偿。

叶澄衷不满于现状,却根本无计可施。 

在饿殍遍地的年代,穷小子闯上海滩能吃口饭,便是万幸了。

但就此认命,那叶澄衷便成不了日后叱咤上海滩的“五金大王”。

叶澄衷当时给来往商船卖货,语言不通,需要雇佣一名翻译。

而翻译要从货款中抽取佣金,价值不菲。 

叶澄衷为了节省这笔费用,花了一个月工钱给自己请了英语老师。

在这个月里,他抓紧一切时机学英语,甚至每晚学到深夜。 

毕竟下个月,他就再没钱请老师了。

 一个月后,英语入门的他带着一本英语注解,便跟外国人磕磕绊绊地直接做起了生意。 

在码头拾到那个装有巨款的公文包时,叶澄衷正过着勉强果腹的底层生活。

那位丢失公文包的失主,正是洋行经理。

他给叶澄衷提供了一个千载难逢的商机。

当时国内紧缺五金零件,他可以从外国商船上置换一些,自己售卖,一定会赚钱。

此言醍醐灌顶。 

此时,脱离了杂货铺的叶澄衷每天摇着舢板单干。 

他大胆地跟买货的船员以物易物。 

用他兜售的日用品换一下船上多余的螺丝、铁钉等金属零部件。

 久而久之,他积攒了大量库存。 

开始在黄浦江边摆摊售卖五金零件,生意颇好。

两年后,他不再甘于做路边的小商小贩,萌生了再开店铺的想法。 

当年的洋行经理借了他第一笔贷款,两人立下契约。 

叶澄衷只能从该洋行进货,而洋行经理要以最低价给他。

在两人的第二次会面中,洋行经理由衷地感到眼前的年轻人将来定会做出一番事业。

他的谋略胆识、正直品性都远胜于一般人。

很快叶澄衷以个人身份,开了近代中国第一家五金行。

此事前无古人,一时轰动。 因生意过于火爆,很快又在上海开了第二家分店。

甚至顺长江而下,在武汉等地开设了十几家分行。

从此,叶澄衷作为一代五金大王正式崛起。

叶澄衷能做到业界一哥,不光靠运气。

 他管理有方,又勇于创新。 

不仅首创了五金届的同行拆借制度。

还设立了一套信誉赊账制度

信誉良好的店主可以先赊账拿货,季末结账。 

不守规矩的店主,他便会通报同行。

 因叶澄衷素来一言九鼎,颇有声望,被他通报的人便被彻底列入行业黑名单。

 一次,李记铁铺的老板并未按时交账。 

得知该老板的妻子生病,花去了家中大半钱财。 

叶澄衷非但没有催缴,反而自掏腰包帮他垫付。

 此事一出,叶澄衷的美名更加远扬。

后来,上海滩所有的李记铁铺都只认准叶澄衷的五金铺。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但人亦有仁义侠胆。 

叶澄衷这种张弛有度的风格,更加奠定他五金大王的地位。

此外,他本人极富威严。

每年各个分号的店主吃团圆饭时,赚钱最多的老板紧挨着他。

 而赚钱最少的则要正对着他。 

他要用最锐利的目光,鞭策手下。

 长期以往,叶澄衷虽开分行无数,却管理得井井有条。 

毫不夸张地说,他定下的规矩,便是整个五金业的行规。

 在鱼龙混杂的上海滩,从来没有人敢挑战他立下的五金行规。 

1866年,一场金融风暴席卷上海滩,无数钱庄倒闭。

 敏锐的叶澄衷早早感受到风暴靠近,把在外资金通通回拢,成功避险。 

当别人都紧衣缩食、保住家业时,叶澄衷已在开拓新领域——煤油业

当时美国洛克菲勒财团旗下的美孚石油,急于打开中国市场。

而国人使用煤油的习惯,并不普及。

叶澄衷胸有成竹地给请他代理的洛克菲勒提了三个条件。

第一:由我独家代理;

第二:将佣金由20%提高到25%;

第三:延长收账时间至90天。

 叶澄衷提出的条件在当时十分任性,然而洛克菲勒却无法拒绝。

想要进军上海滩,非叶澄衷打通市场不可。

 叶澄衷能夸下海口,不是无稽之谈,他事先也做足了市场调查。

 给美孚石油制定的是低价倾销策略。 

买煤油,送必备的玻璃灯罩。 

一旦破碎,拿着玻璃残片,还能免费再领一个灯罩。 

而90天足够长的收账时间,他用这笔无息的钱周转自家五金生意,还对外大量投资。

 在叶澄衷代理美孚石油的数年间,仅佣金便达十万余元。 

而他在收账期内利用煤油账款,获得的利益更是无法估量。 

1883年,国际蚕丝价格大跌,江南赖以支柱的养蚕业受到重创。

棉花行接连倒闭,大量运棉商船低价抛售。 

叶澄衷又做了一个令人意想不到的决策:收购商船。

当时,洋务运动轰轰烈烈,民族工业雨后春笋般露头。 

他在下另一盘大棋。 工业时代,煤炭必不可缺。 

有了这几十艘低价买来的商船,将来煤炭运输自然不用发愁。 

果然,他经营的煤炭生意风生水起。 

叶澄衷为自己的商业帝国一路开疆扩土,高歌猛进。 

最明显的特征时,他把逆境当成机遇。

弱者迎风退缩,只有强者才能御风而行。 

就在叶澄衷完成财富积累的过程,中华民族也正承受着内忧外患的重压。

 1884年,法国人开着军舰打到家门口。 

江南制造局、福州船政局都急需煤炭打仗,同时向叶澄衷定购了一船煤。

当时他手里存量只够一船,先送到了福州船政局。 

又以高价又买了一船,令手下押送至江南制造局。 

当时很多人疑惑,叶澄衷不是商人吗,怎么还做赔本的买卖。

叶澄衷坚决表态:大敌当前,绝不发一分国难财。 

然而清政府还是令他失望了,签订了丧权辱国的条约。

从此法国人将叶澄衷视为眼中钉,在上海滩也愈发横行霸道。

 一次,法国人要抢占宁波帮商人用地,双方争执不休,发生小规模流血事件。 

叶澄衷听闻勃然大怒。 旁人劝他五金行还要跟洋人做生意,不要自断财路。 

他仍打算出面,改为谈判解决。 

还未成行,听闻气不过的法国人竟对市民开炮,伤及无辜。

叶澄衷热血激愤,一群洋人在我国土犯上作乱,岂可再忍。

他生了一出妙计,号召各行各业的宁波同乡们罢工,以此倒逼法国人认错。

先号召码头扛货的弟兄们罢工。 工人们同心协力,无论给多少钱,都拒不卸货。

 停滞在码头的外国商船越来越多,囤积的货物却始终到不了岸边。

 多待一日,损失翻倍,外国商船们怨声载道。 

随后是法租界的女佣、保姆、工人们,他们的罢工让原本洋房花园优雅的租界,很快变得拥堵恶臭。 这场原本只有宁波帮参与的罢工,很快蔓延到全上海。

那些在上海过惯了老爷生活的外国人,出行不便,生活无人照顾,生意没人光顾,陷入一片混乱。 他们齐齐把矛头对准了始作俑者法国人。

法国人不得不妥协,却更加憎恶叶澄衷。

 不少人都盯上了这位爱国富商,多次宣称“杀之以泄愤。”叶澄衷毫不畏惧。

 为国为民,有些事必须做。 

叶澄衷早年丧父,不得不辍学打工。 后因战乱贫困,再也没能回归课堂。

 学历不高,几乎也成为他一生的心病。 

为了不让更多人重蹈覆辙,他小有成就后,便在家乡设立学堂,开蒙后辈。

后来,这所学堂走出了邵逸夫、包玉书、包玉刚等近代知名实业家。

不仅如此,每逢各地水灾旱灾,民不聊生。 他都会散财赈灾,救济难民,被时人称为“首善”。 

而他自己,一生从未穿过绫罗锦缎。 别人送他的华服,他转手便送人。

 外出谈生意,有人叫来高头大马车、洋车来接,他也坚决不坐。 

勤俭至朴,毫无富人做派。

 59岁那年,叶澄衷做他生命中最后一件大事,筹办上海澄衷学堂。

他为学堂设立了校董会、校监会及账房,互为监督。

还参与了课本的选材,及学校的规划。

不料却突发疾病,生命垂危。

临终前,他仍嘱咐长子:学堂长远发展乃国之大计,叶家子孙万不可干涉。

还豪掷十万以资助建校。

几天后,叶澄衷作为清末巨富,走完了辉煌而传奇的一生。 

而他床前挂的帐子,仍是结婚时用的土布帐。

 屋里的摆设朴素得有些破旧,看起来怎么也不像一代商业巨贾的居所。

叶澄衷离世匆匆,连澄衷学堂的模样都没来得及看一眼。

可是学堂成立后,以蔡元培为首的历任校长们,和他们培养出的4万学子无愧叶老。 

这群从澄衷学堂走出的青年,正遇上中国最艰难的时期。

 他们殚精竭力,奔走呼告,将中华民族拯救于危难之中。 

他们铁骨铮铮,力挽狂澜,是后世莫不能忘的民族脊梁。

而这一切的契机,正是当年那个守信的少年。 

和他一生笃信的“兴天下之利,莫大于兴学。”

 倘若在天有灵,叶老也该含笑九泉了。

图文来源:寻匠之美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