忘忧社每天写500字

行思,行思,行思!

2019-02-25  本文已影响2人  深漂大叔

01

越想简单了事儿,越是做不到

这两天在忙活一个客户方案的编写,虽不是从零写,但也没有完成的方案可参考,凭借着自己的一些经验,于是开始操作了。

起初的第一版,那简直是没有脑子的做法,真的就是拿了原来的一个方案,简单的把几个页面修改,然后加了几页封面,就认为是一个方案了,逻辑?压根没考虑。

所以当抛给客户的时候,反应自然也没有怎样了。

除了一些问题在于自己还没有搞懂公司的业务模式以及我们可以为客户解决那些痛点得原因外,还有一个问题是自己没有把这个方案作为重点,以大多数人惯有的思维一样,草草了事儿,不想麻烦。

反而这个成为了最致命的方式,因为这个想逃是逃不掉的,最终还是自食其果,返工重新做,因为不认真,客户自然也不会认可,哪有合作可言?

逻辑,这个词可能会经常挂在嘴边,但真正用起来的时候,也没那么谨记在心,更没有时刻锻炼。

后面跟领导讨论起来这个问题时,重新开始认真起来,这个时候开始考虑逻辑这个事儿。

说白了,相通的方案基本上是:目前什么问题,有哪些危机,这些危机你可以提供怎样的解决方案,这个解决方案是怎么设计的,为什么要使用你的方案,你的方案有什么优势,方案内容是怎样的等等。

做出第二版时,是考虑了一些逻辑思路,但却局限在局部,再反观整体设计时,逻辑又部分说不通。

最后不得已,在沟通完第三次后,再次做了一版,重新梳理了思维逻辑。

你看,最早开始做方案时,本想简单了事儿,却没想到更加费事儿,用了接近三天时间,这实际是工作效率低下,浪费时间。

上面这个是这两天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事儿,下班路上反思时,令自己非常震惊。

如果后面没见事儿都这种状态,得浪费多少时间和精力,到最后可能连兴趣都没有了,浪费公司资源,对不起公司支付自己的薪水,想想还是很可怕的。

这个反映出来几个问题:

1.惯性思维,大多是懒惰思维

2.不把接手的事情认真对待,往往返工最多的是自己

3.不三思而后行,往往要行思行思行思。

02

那如何避免出现这个问题?

先脑洞,汇总分类,再行动。

这次做方案,实际上我有多次机会可以按照这个方式走,但是因为自己的疏忽和盲目自信,并没有这么做,导致最后多次返工,这本想偷懒的方式,却让自己付出更多。

记得以前在做销售标书时,都会记得先看别人的要求,然后提纲挈领,看看整体的逻辑顺序符不符合标内容,在制作的方案上整体逻辑通不通,然后才开始整理里面的内容资料,再进行编辑,最后出来基本上就可以了。

这里我就推荐使用Xmind或者幕布了,这两个工具都可以非常清晰的将脑子里的逻辑给理顺,在前期进行脑洞的时候,可以很方便的记录,整理时更为方便进行分类,是非常好用的工具。(Mac的话,推荐使用Mindnode5)

关掉手机,屏蔽一切干扰,用百分百的精力,投入。

工作中没有不值得我们全身心投入的事儿,每一件都值得百分百精力投入。对值得做的事情,就值得百分百精力投入。

这件事儿,如果当初我的心态不是惯性心理作怪的话,那现在的结果一定是不一样的,只是那也只是如果,好在后面对此做了调整,才会尽快完成这份方案。

而对每一件事情都投入百分百的精力,将给自己不断积累实力,为下一项新的挑战多一分可能。

03

这是一种工作态度,也是一种反思学习的手段,之前再一次培训后,写了「一击焦虑,两个体验」其中一个总结就是:停、看、选择。

所以再来看当下的状态,自己算是在做这个练习,可以再次正面自己的问题点,说的再严重点,这个或许会在生活上给人非常不好的感受。

逻辑,是一个非常严谨的事情。一个思维混乱,表达非常不清晰明朗的状态,再面对任何人,都会给予对方一种很不好的感受。

在逻辑思维学习的路上,持续进行着。

- END -

作者:漂叔,90后深漂一族,自我成长、理财实践达人,喜欢谈钱,聊理想,话健康,关注我,我们一起快乐的达到人生巅峰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