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思考】币市见底了吗?可以抄底了吗?这几方面数据助你判断
币市见底了么?这是我们币圈中人都非常关心的问题,也是被问最多的问题之一。
这个问题我个人也一直在观察,下面,我就从自己收集的数据中,分析判断熊牛转换的依据。供大家参考
一、从周期规律判断
虽然币市的历史不长,但是从数据上来看,牛市和熊市一直都是周期性存在的。
包括有不少大佬也有过这方面的分析和判断。比如最著名的就是赵东的比特币四年减半周期规律。按照春夏秋冬来划分一个周期。
按照这么划分,上上一轮牛市BTC最高是2013年12月5日1146美元,最低点是2015年1月18日196美元。其后的将近8个月时间一直在250美元以下震荡。直到2015年11月份一飞冲天。见下图。
上轮牛市2017年12月17日BTC最高19843美元,2018年12月17日3271美元。见下图。
以上可见牛市的顶点几乎就是相差4年整,比如符合四年周期规律。上轮熊市的最低点2015年1月18日目前来说的最低的2018年12月17月时间上比较接近,这和咕噜所说的“捡钱的时候快到了,或者已经到了。”相吻合。
但是这个规律可能会收币市体量不同而产生变化。(@比特傻的体量观点)
二、从比特币和币市总值跌幅判断
比特币和整个数字货币总市值,反应了资金对于数字货币的投资热度。有一定的参考依据。
比特币的跌幅
BTC最高是2013年12月5日1146美元,最低点是2015年1月18日196美元,按照跌幅来看。上一轮BTC从最高到最低跌了82.9%。
这一轮从最高到前阶段最低已经跌了2018年12月17日3263美元,整整一年时间,非常巧合的是,比特币从最高点到最低点最大跌幅也已经到了83.5%。也就是已经超过了上一轮熊市的跌幅。
总市值的跌幅
2013年12月5日全球数字货币总市值为156.9亿美元,2015年1月18日是34亿美元。最大跌幅为78%。
2018年1月8日总市值为8242亿美元。2018年12月8日总市值为1035.3亿美元。跌幅最大为87.43%。
目前最大跌幅已经大大超过上次的跌幅。这个可能和体量有关,更大体量的市场要止跌需要更大的阻力。
三、从比特币在总市值占比判断
比特币的占比也是一个很值得我们关注的数据。
在鸡犬升天的大牛市中,低价格的山寨币通常能取得更高的涨幅。而在行情低迷时,大量山寨币面临归零风险,比特币主流币成为了穿越熊市更安全的选择,越是行情低迷时资金越会重新流向比特币。所以说,比特币的占比能够很大程度上反映牛熊的变化。
从这张图片我们可以看到,在2017年3月,上一轮牛市即将启动之时,比特币的占比高达82%。之后,在1CO热潮下,大众投资者意识到了山寨币能够带来更高的收益,因此资金被更多的分流到了其他小币种上。在牛市最高点的2018年1月,比特币的占比已经跌至了32%。
随后,行情开始一路下跌,投资者出于避险的角度,资金又逐步转回比特币,比特币的占比又开始逐步攀升。
现在,比特币的占比提升到了52%。在上个熊市底部,比特的占比约在80%上下波动。当然,随着币市多样性的增多,比特币占比趋势在未来肯定是越来越低的。
四、成交量情况判断
@比特傻曾说过一条熊牛切换的判断标准,非常值得我们参考。底部交易量放大。真正的底部来临时,很多玩家和机构都会入场抄底。这会导致底部的交易量突然放大,交易所充值都充不进去。
我们来看一看比特币和以太坊的成交量情况。
技术形态开始向上。BTC最低到2018年12月16日最低到3233美元,成交量逐步放大。
ETH的最低点是2018年12月15日84美元,随后逐步放大。.
从上面的数据来看,成交量是有一定的放大,但是也不能排除这是阶段性的低点,可能还有更大的底部在后面等着。
小结
到最后,有些朋友可能会说:历史代表过去,历史不会简单的重复。这样的参考没有意义?这句话没有错。
虽然现在的情况与4年前已经有很大的不同,但是如同万事万物皆有规律可循,资本行情是由很多复杂因素交织在一起共同作用的结果。历史不会简单重复,但肯定存在一定的参考价值。
尤其我们知道,像数字货币这样的新兴领域,大家预测未来时,可参照的依据其实是非常有限的。除了对各种因素的主观判断以外,历史走势在某种程度上会成为很多投资机构和专业投资者的共识。
就像是一些技术分析一样,很多人说技术分析没有作用,其实对某一种技术分析信的人多了,比如支撑位之类的,同样会对市场产生影响力。当一种共识形成之后,也就会产生一定的价值。
以上只是给出一些数据分析,具体的投资决策请大家自行决定。
(注意:以上关于价格的数据均来自coinmarketcap,均是人工收集,可能存在偏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