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轻易在夏威夷为人生做决定


2015年底,在夏威夷大岛和欧胡岛玩了十来天。去之前就是多事时节,行程中便更心情跌宕。有很多理不清想不明的事情,在那个天高云阔的世界里好像能瞬间清明;有很多放不下舍不得的人事,在那些云海和巨浪间好像都可以放手;又有很多在纷杂日常中并不重要的小节,在那个适合放空的天地间被凸显得似能关乎生死存亡。
于是在行程中毅然决然地做了一些重要决定。偏我不允许自己后悔,因此也只好听之任之。四个月后的今天,彼时的人事心情、纠结在意都已尘埃落定,唯对那片天地依旧想念非常。

黑沙滩
在黑沙滩一步一步似要走到世界的尽头,只为寻得懒洋洋地做着好梦的小海龟。黑色的砂砾钻进拖鞋里,夹在趾缝中;沿路有枯树,有旧屋,有形状奇异的岩石构成不规则的画框将远处的椰树林框成一幅画。这一路走得并不轻易,也因这份不轻易才更加珍贵难忘。有太久没有跋涉,也就更加由心热爱这专注的行走。何况此地,海天之色近乎完美,随手一拍就是绝美风景。




火山岩
在火山公园经过不同时期的火山岩,让双脚切切实实地踩在黑色的坚硬岩石之上,低着头慢慢慢慢向前走,走过黑色的纹路,走过黑色的裂缝,走过裂缝中长出的饱满的小植株,走过冷却的无情,走过鲜活的生命。往前看,看不到尽头;回头看,停在路边的车和车上下来的人是那么渺小和无知——不仅相对于地壳运动的喷薄之力,也相对于石缝间的杂草。



巨浪
在海角看巨浪击石,羡慕它的自在。海洋的力量亘古存在,有时大动声色,有时不动声色,但就是存在着,一浪跟着一浪,一击接着一击,同时拥有着激越与从容。你在它身边放空出神也好,喧闹聒噪也好,它只是自顾自地、循回往复地拍岸击石,好像可以持续到地老天荒那样。海浪什么都不在乎,反正什么相机都拍不下它,录不下它,它只存活在真实的那个世界里,从离开第一步起,就只能是怀念。



山巅云海
唯有高山还能与海洋比肩。在Mauna Kea的山路上穿越云海,抵达海拔四千多米的山顶。伴随越来越急促的大喘气的,是山巅之上发自内心想要大笑与呼喊的冲动;伴随零下五度冰冷寒风的,是想要拥抱整个世界的洒脱开怀。看着大多数人终其一生都无缘一见的落日前的云海,听到身边的人感叹“这就是天宫啊”。那个瞬间,足以纪念。




海洋之路
海洋之路,也是“死亡之路”,你知道路的尽头是海洋,但不是怀基基的浪漫沙滩,而是狂风,大浪,荒坡,黑石,和挑战者的车辙。这一路颠簸,一路飞沙,一路较劲,只为了在尽头给狂风一个拥抱,给遥远天际一个问候。在那样的时刻,你会明白想要的是什么,遗憾的是什么,可望而不可求的是什么。随时可以笑开怀,随时可以哭出声。



零碎
对于一个心情不佳的我,得是多么震撼人心的风景才能把人拉出情绪的深坑获得一瞬间的豁达。Waikiki太奢华了些,Akaka falls太纤弱了些,Hanauma Bay太热闹了些,Pearl Harbor太刻意了些,Green Sands Beach太窄小了些,原本应该激动人心的Waipio Valley却是太不开心太多伤心怎么也体验不出来了。剩下的,倒是第一日沿着Kalanianaole Highway看的一路风景,有种算不上震撼却心旷神怡的美好,美好到让人觉得过错了人生。

















个人公众号:Miss阿呆(几个月才会想起写一篇,不是佛,是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