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文字散文想法

谁制造了教育焦虑?——也谈扶贫怎么扶智?

2019-06-12  本文已影响15人  三门峡756马青云

早上检查作业完成情况,五个人基本一字未写,这些情况在预料之内。

小A是备受妈妈娇惯型的孩子。放学以后依然留恋在学校门口的小卖铺,非要将手里的零花钱买成零食才能回家。上学的时候,通常早上都要比别人晚到教室20分钟,别人坐在教室里开始读书的时候,他还在学校门口的买肉夹饼吃。不知道是他的妈妈偷懒不想做饭,还是他的儿子太馋,反正几乎没见她在家吃过早餐。

小B是个妈妈大脑有些不太正常的孩子,姐姐上八年级经常住校,爸爸经常在外开出租车,白天二十小时不能见到他的影踪,孩子不争气可以找到客观原因了。主观上的还是孩子自己不努力,任凭他的外爷怎么训斥通通当成耳旁风,迷恋手机倒是特别在行。

小C小D小E都是精准扶贫的重点户,情况还各有不同。小C妈妈用着高档智能手机,天天涂脂抹粉,在广场跳舞,Ktv唱歌,就是不管孩子学习。

小D爸爸在外打工,妈妈几乎一字不识,从来不管不问他的作业,通常是孩子在家作业的时候,妈妈都在外边游荡。孩子一边儿看着电视,一边儿趴在他的小桌上写作业,等妈妈进门儿问作业写完了没有,儿子经典的动作是把本一合“完了"就万事大吉。

小E爸爸养了上百只羊,妈妈在扶贫的小区里手工作坊打工,宝贝送在某托辅班儿里作业。作业从来没有全部完成过,当然也没有主动送给辅导老师查验,別人的批改完纠错完他还是一脸茫然,最后合上作业一走了之溜之大吉。

后3位家长还有一个共同的优势,有了扶贫户的帽子特别容易自恋,每学期除了到学校领取扶贫资金签名之外,其他时间根本通知不到他的家长。看来他贫困户帽子也要让他的孩子永久传下去。

更有奇葩的事,某位家长因为去年被摘了贫困户的帽子不能在学校享受补助政策,他得知情况后还想滥竽充数,在学校及政府的扶贫办跑了几个来回,因为村委会的阻力,最后不得不放弃。可看看对待扶贫与对待学生的着急心理相比哪能相提并论同日而语呢?

教育如此焦虑,到底是该让老师下狠心呢?还是让家长耐下心来陪同孩子呢?

最早我们曾呼吁让全国人大立法,给孩子家长发上教育合格证,让他们的职业归属感与荣誉感增加,可现在对他们来讲已经是没有任何意义了。

如果我们剥夺了他们的教育权,这些孩子的养育与教训到底应该交给谁呢?难道说非得等到18岁之后交到社会上去教训他吗?

一女旺三代,懒妈毁三代。再想像30年前重男轻女的社会现实吧,有的连小学都没毕业,让她们来指导孩子的学习,不是天方夜谭吗?可又能让这些宝宝们怎么样快乐学习呢?

这是一个严重的问题,是全中国农村现实中不可忽视的一个薄弱群体。难道说扶贫不需要扶她们及宝贝的智慧吗?

怎样操作,我们拭目以待。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