酷暑随记
进入七月,大中小学相继放假,家有学生狗的家长们便会找出各种方法攒上好几天的空隙,然后带着孩子行走上增长见识之旅途。
今年,由于女儿要参加学校为期半个月的军训,她自己还有一些学习任务和与同学的一些聚会。于是,我们也乐得在这酷热的夏季里,静静地在凉爽的空调房发呆。
以前,女儿的寒暑两个假期都是有固定安排的。寒假回老家探亲,与爷爷奶奶一起过一个团圆的春节;暑假必不可少的项目自然是去草原骑马,然后再择机安排一些其它的外出活动。没有想到今年会有这般酷热,幸好好在前几天已经去过草原,否则,恐怕会不留有些许的遗憾。
连续四十度的高温,以前真的从未经历过呢。也许,只是自己选择性遗忘了吧。凡是已经经历过的磨难,都只是对自己的一种磨砺,都是自己不断变强的必由之路。
还记得,那时候为了减轻父母的压力,我与大哥大姐趁着假期到山上采挖草药,头顶的斗笠可以遮住太阳的直射,却挡不住自大地升腾而起的热浪。在那火热的骄阳下,偶尔吹来的清风绝对是上天给予我们最好的馈赠,路过一颗枝繁叶茂的大树时,脚步便会挪不动半分。
那时候,进一趟山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我们得早出晚归,尽量避开中午暴略的阳光。路远,我们没法回家吃午饭,用葫芦盛装的泉水很快就会喝光,衣服也会是湿了再干,留下一圈又一圈白色的盐渍。
高温的天气,随身携带的饭菜还未等到中午便会馊得无法再吃,于是,我们便会带上几块香脆的锅巴,然后再带几根水嫩的黄瓜充饥。
那一个个假期,我们大都在田间地头陪着老爸挥洒汗水,或者走在大山之间经历这热浪的炙烤。现在讲起来,已经感觉不出是多么的难,只不过一段段励志故事吧。
空调温度调至二十七度,风力调至一档,老爸百无聊赖地在屋子里踱步,看到他那心绪难定,我知道他一定又呆得有点儿腻了,他在想那些平日里一起打牌玩耍的老哥们,他在挂念家里的兄弟姐妹以及那些侄孙辈了,他还惦记着那一条条熟悉的街道。
这一条条熟悉的街道上,都有他清晨和傍晚留下的身影:那一天,他在这里驻足,与那位老哥拉了半天的家常;那一天,他从江边经过,看船上的精壮汉子们再一声声号子中整齐地奋力划桨,然后,拔得头筹的水手们站在龙舟上欢呼雀跃地庆祝。
站在酷暑的热浪里,我期盼着一丝清凉,然后就想起了遥远的故乡,想念故乡的山、故乡的水和山风捎来的故事;我想起了那条穿城而过的沱江,想念那打着旋儿远去的清清江水,和那渔船里飘出的苗家妹子清亮的山歌。
每当我想起故乡的这些,内心里便多了许多宁静,然后,这世界也慢慢地变得凉爽了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