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杂记之吃饭、逾期、加分
二零一九年一月四日 星期五 多云
![](https://img.haomeiwen.com/i14903583/074f21467f61e1fa.jpg)
浮生四日,今日杂记,记忆内心之感触,权当见微知著,助我之成长。
文/文心杰作
忙碌一天,匆匆而过,犹如2019年已过四日,这周只上三天班,我们还在享受新年的快乐,但时间却似无情,弃我们而去。今晚,同事发了新年第一条加班信息,领导心领神会,回复一条:新的征程又开始了!自己突然缓过神来,原来2019年依然到来。
你准备好了吗?所有的新年计划都要开始执行了吆!你是否监视了自己这几天的行动?是否与前几天制定的饱满的人生规划一致?还是仍想当然地认为:刚开始呢,过几天再说?
至于自己,今日本无惊天动地之大事,但几件小事,若细思至极,则也能收获一丝惊喜,或者一阵冷汗,甚至一种无奈。所以,记忆内心之感触,权当今日之作业。
1.吃饭
对于社交恐惧症的我,每次请客吃饭都是一道考验。请客的心很诚,请客的道不熟。一怕别人不答应,所以犹犹豫豫,不坚决,认为别人推脱的理由都很充分。二怕点菜,荤素凉汤鱼肉食,单个点没问题,但要凑成一桌、合理搭配,实在超出能力之范围。三怕敬酒,山东规矩多,带三杯、表三义,仅仅这敬酒词,就需思量一番,有时只能用“啥也不说了,喝”概括之,至于敬酒时机、顺序、量等规矩,那就更不知云云了。
幸好,今日乃要好同事之小聚,选择路边家常小店,一份鸡蛋饼、一根芸豆肉、一份麻婆豆腐、一份辣椒大肠、一份丸子汤,全是家常菜,也不喝酒,没那么多讲究、规矩,就是闲聊,这才真叫“吃饭”。
吃饭就要品味美食,好吃就要赞美厨师。但中国人就喜欢借物喻情,想的说的做的不一致甚至对立,不回归本质,注重事情本身的价值,还自诩为“含蓄”。比如一桌菜肴,往往承载众多负担,重点是人说鬼话。这可能也与中西餐差别有关,西式餐厅,大多是菜品轮流上,哪有功夫说,先吃为上,不能耽误享受美味,吃后再说。
2.逾期
信用卡还款已过多日,今日又有消息催之,不是缺钱,但还是忙忘了。滋事虽小、但影响滋大,我等之辈,怎会犯此等错误,嗨,真犯了。实乃今日烦心之大事!
自古英雄难过美人关,但至少还有美人,如果英雄是阴沟里翻船,被小人得志,那真就得不偿失了。看似无足轻重的小事,却影响大历史的例子也不在少数。所以,见微知著是人生必备之良药,或者说是补药,要经常食之。
有段时间,想消掉所有信用卡,但总觉与工作生活不协调,与趋势不符。也设了定时提醒,但仍然没采取行动。人呢,生于此、活于此,总与此产生联系,必然不能完全自由,以前说“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虽然有些事也无关你屁事,但还是应保存一颗敏感之心,在细微之处求成长,在家国之中谋发展。
3.加分
新年伊始,述职考核必然是大事、重事。昨日发文《都是考核惹的祸》,数落精细考核之诸多弊端。今日继续考核,当然也就继续有新话题。
电视剧《正阳门下》,九门提督诈死,回来后说:“真是人生百态,不死一会,哪儿瞅着景去?”其实不用诈死,真正考核一回,也能看见人生百态。
眼看着某技术骨干上蹿下跳,翻箱倒柜,低声下气,为了那一点点加分,完全忽略本职工作;眼看着技术部门与业务部门相互争抢,为了合作成果宣传得分“花落谁家”;眼看着某位只会拍马屁的人得分靠前,小人得志的样子显露无疑;眼看着某些踏实做事的人得分靠后,只能默默地自我安慰。
我们从小就被灌输分数思想,上学有作业、考试评分,求职有面试打分,工作有考核得分,评价一个人越来越看分数,有的相对客观,有的却全凭喜好,如打着“民意”幌子进行无记名打分,其实很多暗箱操作。
电视剧《天道》有位黑老大说:“道就是规矩,即有所能,就必有所不能。”在利益面前分分必争,本无可厚非。但只要有考核等规矩,就一定有套路,也有所不能,比如,如何让那些真善美的人有路可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