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0亲子成长迹简友广场想法

“非暴力沟通”的“隐患”

2021-08-14  本文已影响0人  潘燕生

昨天晚上哥哥正在看书,这是他自己在“远见超童”商城中用自己学习积累的金币换购的书。

看到我走进房间,他突然停下来和我说:“爸爸,我玩游戏时你不是说我注意距离就是说我要坐好,要不就嫌我玩的时间长。只要我一看书,不管我怎样看,你都不说我。其实你就是不想让我玩游戏,让我看书。”

我听了一时竟然无言以对。

很多时候,我们以为孩子小,不懂事,其实是错的。

今天上午的读书会,刘老师谈到“微笑抑郁症”,说这种病在青少年群体中越来越多。

我们认为,这就是“懂”教育的家长越来越多导致的。

传统的教育是打骂教育为主,现在的爸爸妈妈知道这样做不好,学会了“非暴力沟通”,学会了和孩子讲道理,赢得了孩子。

强调了沟通的技巧,但是忽略了无条件接纳这个前提条件。

尤其是无条件接纳说起来容易,做起来特别难。

就像哥哥说我一样,虽然我认为我通过学习,基本上做到了无条件接纳,但潜意识里还是只愿意接纳孩子好的一面。

后来我仔细思考了一下,到底怎么样才是真正的无条件接纳呢?无条件接纳和放纵有什么区别呢?

答案是:对事不对人。

接纳孩子,可以接纳孩子做得不对或者不好的行为,但要在恰当的时机告诉他或者让他知道这件事不对。

回到前面的问题,因为我们忽略了无条件接纳这个前提,尽管我们会用各种方式告诉孩子对或不对,但在行为上或者潜意识里只接纳孩子好的那一个方面,不愿意接纳孩子不完美的一面,那么就被孩子察觉,从而学会压抑自己,取悦家长。久而久之,当孩子压抑时间太久,内心累积的压力过大时就会产生“微笑抑郁症”,就会出现人们眼中非常优秀的孩子突然选择了自伤行为。

写到这里,我突然想起阿甲老师在2018年中国少儿出版社和平安银行举办的阅读峰会上的疾呼:“现在的孩子过早地学会了察言观色,在老师在场时说老师喜欢听的话,在家长在场时说家长喜欢听的话,就是没有自己想说的话。”

这是一个新问题,因为和普通的抑郁症相比,微笑抑郁症具有隐蔽性和突发性,这就需要家长有足够的智慧和细心的观察才能防范于未然。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