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教研讨行走在乾县70后的记忆

【行走在乾县】即将和正在消失的职业——修钢笔

2019-02-16  本文已影响7人  行走在乾县

(六)修钢笔

在写这篇文章之前,有人告诉我,这修钢笔不是360行中的行业,存在时期很短,没有什么意思,没有历史价值。但是,作为曾经的半吊子读书人(90年代的中专生),曾经的钢笔使用者,对曾经从事这一职业的人有着一种先天性的热爱。

钢笔是舶来品,20世纪初期流入中国,最具代表的就是派克金笔,据说笔尖有一点点黄金,所以可以算得上名副其实。国产的钢笔就要算“英雄”、“金星”了。因为钢笔的使用较毛笔更为方便,所以毛笔便被钢笔革了命。再到后来有了原子笔、中性笔(签字笔)等等。好的一点,毛笔作为中国书法工具,却始终没有被淘汰出局,只不过是用的范围更趋于专业化而已。

提到原子笔,我要插一句,这种笔虽然经济适用,但是据说它笔芯中使用的小钢珠咱们还不能自护自主生产,无论是生产设备还是原材料,长期以来都掌握在瑞士、日本等国家手中。我国每年下线的圆珠笔就约有380亿支。而为此,我们必须每年付出外汇1500万美元。

在解放初期,钢笔、中山装(干部装)是很多知识分子和公务人员的标配。那时拥有一支钢笔是一种时尚和身份的象征,更是一种知识的代表。所以,胸前插钢笔曾经是判断文化程度的标志。曾经有一段时间,钢笔和笔记本成为人们(亲戚、同学)赠送的热门礼品。

不同品牌的钢笔质量相差不是很大,关键在于使用者。但是,不管什么牌子的钢笔,使用一段时间后,总会有一些问题,钢笔不下水、漏水、下水太猛,笔划太细或者太粗等等。买新的不划算,就只有修。修钢笔的就应运而生。

这其中也许只有修笔尖有一些技术含量,其他的就只是简单或者更换配件而已。比如说钢笔尖分叉,写字时水不流畅且易划烂纸,这就需要修笔尖。具体由两种处理办法,有人是用尖嘴钳子稍微捏一下笔尖,这个力道很关键,一不小心,力道大了,笔尖就彻底毁了。还有人是重新点笔尖,点笔尖就是把比小米粒还小的白金和铱金合成的小圆球,用氩弧焊焊在笔尖上,再一破两半。目前这门手艺,濒临失传。

钢笔在国内的普及在五十年代后期六十年代了。从这个角度来说,修钢笔的职业延续的时间绝对不超过60年,在人类历史长河中犹如昙花一现。但是,钢笔的使用者却留下了这样一个著名的段子,插一支钢笔是小学生,插两支钢笔是是初中生,插三支钢笔是高中生。插四支钢笔的呢?是修钢笔的。

写下这段文字,也算是对一位修钢笔的老师傅的怀念。那是二十多年前的事情了,那时候自己在乡下小学教书,老师傅每周要来学校门口一两次,摆摊买钢笔,也修钢笔。自己没事的时候喜欢和老师傅聊天,老人很和蔼,说话柔声细语的。

乾州蕞娃(刘立军,关中平原、女皇脚下、城乡结合部的一名初中语文教师,有爱心、有信心、有耐心,热爱教育事业中年男子。性木讷,爱文学,常著文章以自娱。俯仰天地间,不求闻达于诸侯,但求无愧于我心)是一家以个人原创为主的文学公众平台,以推广乾县乡土风俗文化为主,间或涉及教育、文学随笔、影评、图文故事等。

我还是原来那个乾州碎娃,只不过把“碎”换成了“蕞”(乾县人读作suì)。写文化散文,让散文具有生活化气息的同时,又有一定的文化内涵,这是乾州蕞娃一直的追求。希望你在读乾州蕞娃文章的时候,既可以陶冶性情,又可以增长知识。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