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受伤的总是我
周六,听了一个关于心理学的讲座,引发一些感触,在这里写下来,和大家一起怀疑一下人生。
1
有个青年男子站到楼顶要自杀。
地面上围观群众人声鼎沸,有个老警察爬到楼顶,试图接近青年男子。
年轻人,有啥想不开的啊,要这样极端啊?
你别过来,我不想活了!
你给我说说呗,怎么了啊?
说了也没用,你别过来,再过来我就跳下去,男青年往外挪了挪。
好,既然你都不想活了,说说也无妨嘛,说完你想跳再跳,也耽搁不了你,晚死几分钟而已。
老警察掏出一根烟,自己点着,坐了下来,一副准备听故事的样子。
年轻人看了看老警察,哭了起来:
我女朋友要跟别人要结婚了!我们从大学时候就在一起,已经快8年了,去年她研究生毕业了找了一份很好的工作,前段时间提出来要分手,据说是她们公司的一个年轻有为的上司在追她。
哦,老警察又点上一根烟,等着青年人继续说。
你知道么,明天,明天她们就要举行婚礼了!青年人很激动。
我不想活了,我死了,我让她懊悔一辈子去。
换做是你,你要怎么劝阻,才能制止青年人的极端行为?
2
成熟的人,自己会为自己负责,不成熟的人,会认为自己的错都是别人造成的。
这个因失恋要自杀的不成熟的青年人,让前女友控制了他的心情。而且,他要通过自杀来报复前女友:我的死,都是你造成的,你要负责!
当我们允许别人掌控我们的情绪时,我们便觉得自己是受害者,对现况无能为力,抱怨与愤怒成为我们唯一的选择。我们开始怪罪他人,并且传达一个信息:我的伤痛,都是你造成的,你要为我的痛苦负责!
心理学上有个情绪认知的ABC模型,做了个简单的示意图如下:
ABC我们的心理反应,是A→B→C的过程,但是我们往往会以为是A→C。
控制我们情绪行为的,不是事件本身,而是我们当时的反应想法,而往往我们以为是事件本身导致了我们的情绪行为。
所以,遇到事情时,学着控制反应想法(B),往往会有新的发现。
3
刚好以这几天中国游客在美机场打人的新闻来举例:
事件情境(A):有一女游客梁某在洛杉矶机场免税店购物时,因遗忘信用卡在买单的前台,当寻找时,与正拿着卡的华人店员发生冲突。
情绪行为(C):气愤,发生冲突,掌掴对方两次。
为什么梁某会和对方冲突,为什么她会气愤,为什么她会愤而掌掴?
因为,在情境(A)和情绪行为(C)之间,其实还有个反应想法(B),我们的情绪行为,都是受想法(B)的影响。
这个事件中,打人的梁某确实是个不成熟的成年人。梁某的想法(B)可以推测如下:
我找了这么久,问到你了,你才极不情愿的给我,肯定是想私吞我的信用卡,所以话不投机半句多,看掌!
若梁某心智成熟,换个想法(B),可能此次打人事件就不会发生,也就不会丢人丢到大洋彼岸去了。
终于找到了,都是我自己粗心大意才遗忘到你这儿的,若没有你捡着,我都要去挂失啊,补卡啊,好麻烦的,真是太谢谢你替我保管了。
丢卡的事情没变,但换了想法,行为结果完全是可控的。
所以对同一件事,经常换个视角去审视我们的想法,也许,会觉得并没有那么糟糕。
4
前几天,一个朋友被所在的公司裁员了,相当的郁闷。
我说:这是好事儿啊,你郁闷个屁啊,你之前就吐槽了想跳槽。这不,组织急你所需,来帮你了么。
自己跳槽哪里来那么多的赔偿啊,你应该感谢公司才对,这么多赔偿,够你大半年的工资收入了。
他回答:这到也是,主动离职了上面赔偿都没有,公司还算厚道,但总觉得被裁掉,心理上还是怪怪的。
我继续劝到:这有啥呢,你想想看,组织抛弃你,组织还得从经济上弥补你。你若抛弃组织,组织还不能欠你一分钱,正反你都赚到了哇。
再说,你看在你之前刚离职的那个谁,自己主动离职的,在公司工作年限比你还长,组织一分钱都没赔给他。你觉得是他爽还是你爽?
他说:这到也是啊。
我说你若实在郁闷,要不去找找HR,说赔偿我不要了,我自己主动提个离职流程,这样,你心理就爽了不?
他笑到:滚,有多远给我滚多远。
5
老警察听到这儿,猛的一拍大腿:
哎呀,小伙子啊,恭喜你啊。
要自杀的青年人愣住了!
你免费睡了别人老婆八年啊!而且是在正当青春的时候,你赚大发了哦!
你想想看,就算你和她结婚了,若她和她领导还藕断丝连的,你就是被戴绿帽了,你就成了名副其实的龟儿子了哦。
告诉你一个比你这还惨的事情,你这个事情算个屁啊,我有个朋友,婚后遇到感情问题,都有孩子了,女方遇到了所谓的真爱了,死活要离婚。这朋友很后悔恋爱的时候,女方就曾提过分手他没分,结果维持到现在,早知道,当时就分了!你和我朋友相比,幸福太多了。
白睡了别人老婆8年,别人还不找你麻烦,让你赔偿任何青春损失,你还借此认清了你们的问题,多好的事情啊。
人是要互相比较的,没有很惨,只有更惨。心理才会平衡一点。
6
青年人自杀的故事是我听来的。
老警察的劝阻是我杜撰的。
今天深圳台风肆虐,现在刚放晴,出门跑步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