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政治:改革开放与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几个主要会议重点整理
1.十一届三中全会 (伟大转折,意义深远,1978.12)
1)标志着中国共产党重现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组织路线,开始了在思想,政治,组织等领域的全面拨乱反正
2)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中央领导集体,揭开了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的序幕
3)以这次全会为起点,中国进入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新时期
会议解决的问题:1.彻底否定“两个凡是”错误方针;2.高度评价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3.断然否定“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指导思想,做出了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和改革开放两大战略决策;4.恢复了党的民主集中制;5.审查解决了历史遗留的一批重大问题,和一些重要领导人功过是非问题
2.十一届六中全会 (若干历史问题决议,1981)
1)通过了《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2)科学评价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
3)从根本上否定了“文化大革命”的理论和实践
4)标志着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至此的党和国家在指导思想上拨乱反正的胜利完成
3.中共十二大(重要命题提出,1982.9)
1)邓小平提出“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重要命题
2)制定全面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的纲领,包括:1.新时期总任务(团结全国各族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奋斗,逐步实现工业,农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现代化,把我国建设成为高度文明,高度民主的社会主义国家);
2.“翻两番”奋斗目标:国内工农业生产总值,20世纪末;
3.努力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高度的社会主义民主。
4.十二届三中全会(经济体制改革,1984.10)
1)《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
2)突破计划经济同商品经济的对立
3)提出我国社会主义经济是在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经济理论重大突破
4)经济体制改革以城市为中心全面展开
5.中共十三大(初级阶段,基本路线,1987.10)
1)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两层含义:已经是;还处于初级阶段
2)提出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
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
3)现代化建设“三步走”发展战略提出;(国民生产总值翻一番;小康水平;基本实现现代化,三步)
4)制定了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改革的基本任务和奋斗目标
6.中共十四大(市场经济,1992.10)
1)确立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改革目标——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2)确立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在全党的指导地位
7.中共十五大(邓小平理论,基本纲领,1997.9)
1)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
2)提出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
3)明确了中共跨世纪发展的战略部署:基本经济制度;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这是就初级阶段的所有制结构和公有制实现形式,推进政治体制改革,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等问题提出的新的论断。
8.中共十六大(三个代表,全面小康,2002.11)
1)“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确立为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
2)从十个方面总结概括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经验
3)明确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4)首次提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
9.十六届三中全会(首提科学发展观,2003)
正式提出了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胡锦涛)。
10.十六届四中全会(和谐社会,2004)
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任务
11.中共十七大(科学发展观,2007.10)
1)科学发展观全面系统阐述。
第一要义——发展;
核心——以人为本;
基本要求——全面协调可持续;
根本方法——统筹兼顾
2)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要求
3)“十个结合”的宝贵经验
12.!十八大(两个一百年,2012.11)(只整理了内容重点)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依据,总布局和总任务;阐明道路,理论体系和制度的科学内涵及其相互关系;
2)八项基本要求,要求全党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
3)到2020年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将在2010年基础上翻一番;
在中共共产党建党100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在新中国成立100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4)第一次提出要健全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
十大大精神归结到一点,就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下次总结我最容易凌乱的,抗日战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