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疗愈

2021-12-21  本文已影响0人  言岩

最近看了一本书叫《拥抱可能》。

《拥抱可能》是一本自我疗愈的书。它赋予我希望的力量,让我更加相信,每个人都可以成为自己人生的光。

而这就是,自我启发成长的最重要意义。

这本书的作者伊迪丝·伊娃·埃格尔,是奥斯维辛集中营的幸存者。她经历过最残酷的人间地狱,最终幸存活下来,而后成为一名心理学博士。

获救之后,她也曾多年深陷自我谴责的愧疚中无法自拔,随着时间的流转,她逐渐在生活的磨砺中,找到直面现实、接纳自我,拥抱可能的勇气。

在经历最刻骨的恶之后,她依旧坚定的相信人性的善,用开放的心灵包容伤口,告别了受害者的身份。她治愈了自己,也治愈了无数人。

她就是这样一名心胸宽厚、温柔待人、柔韧又坚强的女性。

看完《拥抱可能》这本书,你可能会有这样的感觉,世界上没有什么不可能,只有自己不相信。

不管你现在的生活有多少艰辛和不如意,只要想想作者曾经历的绝望和危机,她走出困境需要付出的辛苦和挣扎,如果她都可以走出来,那么我一定也可以,走出人生的困境,走出一个新的生活、新的世界。

实际上,唯一能阻止你走出人生困境的理由,就是你自己拒绝走出来。

在书中,作者说了一句话:最大的监狱在你们的心中,而且钥匙也在你们的口袋里:愿意去对自己的生命负责;愿意去冒险;愿意让自己不受评判的影响;愿意宣判自己无罪,接受自己,爱真正的自己——

作为一个人,不完美,但是完整。

我不知道你看到这句话有什么感受,我是非常被打动,我觉得自己被理解了。在我眼中,这短短的12个字,不只是一句话道理,而是一种生活真谛。

自我设限,是人生最大的不可取。每个人都应该认可自己的存在价值,都值得好好喜欢自己。

我会如此重视自我启发的个人成长,就是因为我看到了,大多数人把自己的人生搅的一团乱、让自己生活的很痛苦,根本症结就是在自我设限。

所谓自我设限,不仅是指小瞧自己、看轻自己,它还关注一种人生态度。

自我设限的人,是容易过分追求完美的人。

他们总是在期许在别人眼中看到完美的自己,在意别人的评价胜过自己的真心。他们总以为,自己必须要满足他人的期待,这是能够证明自身价值的唯一方法。

这种过分追求完美的想法,就是想要在不确定中寻找安全感。这种行为本身,就是你人生最大的定时炸弹。

因为,它不仅会束缚着你的行动,束缚你的思想,更严重的是,束缚你的内心。它会让你成为你自己人生的受害者。

因为完美不存在,追求追求他人眼中完美的自己,还是真实的么?

当别人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很容易的在你心中引发地震,左右你的情绪,让你时刻担忧:万一被讨厌了怎么办。

你就很容易陷入受害者思维中。

正如作者在书中所说:我们不能一辈子都在别人的保护伞下生活,然后抱怨自己被淋湿了。受害者最好的定义是:你把注意力放在自身以外的其他人身上,把自己的现状归咎于别人,或者由其他人决定你的目标、命运或者价值。

放下对完美的追求,从追求完美,到追求完整,这就是自我启发的个人成长路径。

所谓追求完整,就是不管好与坏,包括人性中最黑暗的地方,全部承认并接纳。这样一个真实的自己,就是完整的自己。

当你能够坦率的面对自己的缺点和弱点,你就会变得更加坦然,不管是面对他人,还是面对生活,你都能够看到一个更加真实又有趣的世界。

我在梁宁老师的文章中,看到一个小插曲:李樯完成《姨妈的后现代生活》后闭关五年,然后有了《黄金时代》。

他说:五年时光让他明白一件事就是,老天生他下来,不是为了通过他成就什么,是为让他好好感受好好生活,就算一辈子一事无成都没啥,完全接受。

这就是完整。

当你变得完整的时候,所有的空虚、寂寞和迷茫,就会慢慢烟消云散,没有虚无

你的人生自然会衍生出意义。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