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四十六——烟雾起源

2024-07-25  本文已影响0人  平安锁

淅淅沥沥下了一天的雨,雨水挥洒在人间,因为雨幕天与地真正连接,雨滴齐刷刷落下,渐起无数水花,集成洼,集成一条条蜿蜒的蛇,扭曲着伸向远方。

东边昏暗的天空中出现一大团滚滚积云,真是奇观,从来没见过雨天、阴天,云层密布的时候,会有颜色略浅的积云出现,车子前行,渐渐露出了本来面目,云的根源暴露无遗。一根高耸入云的烟筒,顶端正冒着滚滚烟雾,我瞬间恍然大悟,这哪里是云,明明是玻璃厂排放出来的烟雾。

浓郁的化不开的烟雾腾腾升空,雨还在下,一会儿急一会儿缓,天空似乎扣着一顶巨大的灰色雨帽,那些烟雾就像流动的花纹,聚在一起又缓缓散开……

《沙河玻璃城》是我们家长,响遍全国的名称,顾名思义——沙河以出产玻璃而闻名。沙河的发展也是从15年前左右开始的,玻璃厂建了一家又一家,经过多年的努力,才有了现在的规模。附近的人民因为有了这些玻璃厂而有了工作,所以外出打工的不多,近几年外出才开始增多,因为通货膨胀和劳务资本的提高,外出挣高工资低消费,中间的差价就是进账。人民趋之如鹜,慢慢外出的人才越来越多。

可万事有利有弊,因为“繁荣”,征收的地皮建了厂,玻璃厂最大的特征就是那根高耸入云的烟筒。每日就会有滚滚浓烟升起,给昔日里纯净的天空添加佐料,加上近几年车辆增多,卡车、货车、汽车每日排放废气量也不容小觑,时间久了,空气质量越来越差,连续多次都被挂了空气质量不达标的红牌。

为了通过空气质量检查,不得不勒令玻璃厂,深加工等停工调整。生意人哀声哉道,经过几年的努力,环保局严查防守,空气质量才有所好转。可兜兜转转,空气好了,苦了玻璃厂的老板,后来为了长久之计,有好几家大型玻璃生产企业痛定思痛,挪窝搬走,玻璃厂因此遍地开花……

简短的故事,里面有曲折,有动人的故事,有矛盾,故事没有结局,兜兜转转一大圈,最后我只想说,一样东西承受了它的恩惠,你就需要接受它的利器,既然选择就应该承受。

我是受益者,也是受害者,我喜欢生活在蓝天白云下,可我也承受过空气差到极致的窒息感,记得天空再次恢复湛蓝以后,我心狂喜,蓝的天,白的云,绿的树,红的花,圆的月,亮的星……失而复得的美好那次是最深的感受?可我不能表达出来,只能把这份欣喜偷偷掩藏,因为很多人因为玻璃厂和深加工的停工和搬迁而失去工作,失去了养家糊口的饭碗,我又怎么能竖着大拇指说国家做的对呢!

当别人骂街的时候,我只能心里默默地同情,同时心里回想,得到过再失去就会有怨言,从未得到过可能得到了会感恩戴德。这也许就是人性,包括我在内,也不例外。

老人们常说玻璃厂是祸害,可玻璃厂促进了沙河经济,没有玻璃厂哪有这一代这么容易得来的物质生活,也许老一辈人活在落后的经济时代,可他们呼吸的空气是新鲜且干净的,而这多年的空气质量一度侵蚀着他们的身体,他们感冒生病的次数增多,也多与空气质量有直接关系。活在这样的一片天下,有毒也得咽下去。

年轻人因为玻璃厂而变的富足,奔小康不再是梦想,有了资本,对孩子的教育,生活水平都有所提高。政府也因为有了资本而建设学校,投资对下一代的教育。医疗投资也在其内,让人们有了更好的医疗条件。修路、建房、绿植等改变城市丰满,提高人民生活水平……这些不全归功于玻璃厂,一多半的资本来源也许就来源于玻璃厂。因为经济在发展,有国家扶持,沙河也许不是最好的沙河,但跟十年前比,就是天与地的改变。

中间经历过伐树种田,经历过退耕还林……国家也在试错,改错,补救,最后政策等越来越成熟。

我们人何尝不是个试错的过程呢?对飘了亿万的云来说,这几年的污染不算什么,最重要的是,它依然我行我素,还是有那么多人欣赏它,包括我。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